鲁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困境及化解之策
常龙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常龙芳,. 鲁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困境及化解之策[J]. 地理研究进展,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109.
摘要:
鲁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教学困境,包括学生对抽象地理概念理解困难、教师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教材需求等。针对这些困境,本文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加强师生互动等策略,旨在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有望有效化解新教材带来的教学难题。
关键词: 鲁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困境化解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109
基金资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鲁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变化。然而,新教材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鲁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困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化解策略,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鲁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困境

(一)学生对抽象地理概念理解困难

新教材在地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增加,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理论,如地球运动、大气环流、板块构造等。这些概念本身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理解。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些概念往往过于复杂和陌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在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新教材在表述方式上也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准确性,使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数学公式。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他们往往难以将抽象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教师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教材需求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满堂灌、死记硬背等,这些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教材的需求。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新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需要教师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更高的教学水平。然而,一些教师由于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等原因,难以适应新教材的变化,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新教材还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然而,一些教师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缺乏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导致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教材更新与教学资源不匹配

随着新教材的实施,教学资源的更新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材更新与教学资源的匹配度并不高。一方面,新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来支撑。然而,由于经费、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学校难以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新教材的实施也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来支持。然而,一些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满足新教材的教学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教材的实施效果。

二、化解鲁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困境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有所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主动探索地理现象和规律。在教授“地球运动”时,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如“为什么我们会有昼夜交替?”、“为什么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大气环流”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天气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大气环流对当地气候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教授“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扩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现象。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资源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新教材在内容更新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图像、图表和动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板块构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板块运动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地壳运动的过程。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在教授“自然灾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图片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的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在教授“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以及人类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景。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开发利用方式,从而增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在教授“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和解决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观点和想法,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例如,在教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认为什么样的地理环境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你认为如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结语

综上所述,鲁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虽面临诸多困境,但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加强师生互动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化解这些难题。这些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促进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以适应新教材的变化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人才贡献力量。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我们相信地理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海翔,翁成福.高中地理四版新教材对比与教学实施——以"双碳"为例[J].地理教学, 2023(6):25-29.

[2]朱兆阔.新课改背景下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二次开发研究[D].聊城大学,202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