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科学,同时也为其它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性的学科,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学思考体系,这就给小学数学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是比较单调乏味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产生抗拒心理,影响到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微课以一种全新的、有趣的教学形式呈现出来,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积极。本文对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的影响,其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相对较短。为此,教师要主动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开拓创新,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在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中,老师采用口语讲解,在黑板上书写,并按照老师的讲解布置作业。这种固定的教学方式既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乐趣,这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微课的诞生,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突破,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微课能够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迅速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不同类型的微课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利用微课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将教学中的知识内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在课前就设置好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形成一种能适应学生学习和使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3.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数学思维水平较低,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老师在教学中占据主体位置。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造成教学效率低。微课教学的实施,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内容是丰富多彩,将复杂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简单的生活知识。调动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改善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具体教学措施
1.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透过预习,同学能对教师所讲的课程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这样他们在学习时不会感到迷茫。这样不但能提高课堂的效率,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另外,在学生在课堂里要认真聆听教师讲授的内容,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加深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数学教学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小学生没有提前做好预习,而不知道老师要讲的内容,那就无法在课堂上将老师讲解的数学知识全部消化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引导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预习。对课程内容、重点、难点等有较好的了解。
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来创建游戏,引导学生预习。教师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些可爱的图形,在图形里面区分因数和倍数,让同学们将20以内的因数倍数关系分别放入图形中。比如,15是3和5的倍数,3和5是15的因数,同学就可以将3和5放在因数的图形里,将15放在倍数的图形里。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微课游戏来帮助学生完成预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数学,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引导学生探究,并协助解决难点
小学数学教材的某些内容要求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较低,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运用微课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明确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老师给学生的意见也能使他们更好的解决问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回避或者忽略这些难题,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未来数学学习的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注意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认知特点融入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教学中的生活内容,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图形的运动”主要介绍平面与空间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及方式。在教学之前,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将知识点进行归类,包括图形运动轨迹、旋转轨迹等。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先讲解最基本的点的运动,让学生了解到图形的运动得本质。比如,教师可以用微课教学的方式来慢速回放子弹,以便学生能够看到它的运动轨迹。一旦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了解,教师就可以结合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思想讲解最简单的直线与曲线运动过渡到平面图形的空间运动。通过运用实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考能力,例如:列车在铁轨上的移动轨迹,车轮的旋转等。使学生能在脑海中形成清楚的图形运动框架,老师也能通过微课视频协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内容和生活事例联系起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3. 通过微课辅导教学,巩固知识
由于时间、距离等原因,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常常不能在课后进行补习,造成了部分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这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利用微课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老师可以记录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把它传送到网络平台,让学生回到家里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收看。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
比如,在学完“圆的面积”以后,大部分同学已经基本掌握了圆的面积公式,但是对于它的意义却不甚了解。因授课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解说,教师就可以将这部分教学内容制成短片,并将其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让同学们在家中反复观看。
结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加强教学质量、掌握重点知识、合理选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录制微课,以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优化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代忠.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J].中华少年,2019(20).
[2] 张素文.促进有效学习——略淡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7(02)
[3] 王强.“借助微课,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