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我们的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稳定。盲目的开发,大量的资源,大量的浪费,大量的污染,导致了大量的环保问题,因此,水利工程和土壤保护工程就成了决定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水利与水土保建设的现状
(一)水土保持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在水利和水土保持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水土流失综合科学考察,建设了水土保持监测网基站,进行了全国水土流失的遥感调查;通过实施“重点防治工程”和“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的重大科学研究,为“十一五”期间的“十一五”规划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坚实的后盾。
它是目前我国土壤侵蚀防治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指导方针,尽管目前尚不能全面适应我国的发展需要。这是目前国内土壤侵蚀强度控制的基本手段;其次,全国已经基本建成了土壤侵蚀防治的科研和监测网络,并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土壤侵蚀监测和监测平台,以保证土壤侵蚀的真实性和真实性,同时,还可以建立一道“防火墙”,以保障土壤侵蚀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利用现状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在深化改革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生态建设,其中包括:水资源和土壤的维护。黄河和长江七条主要河道已相继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建成了20多个国家重点治理区域,并在10000多个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路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整治。
二、水利水保建设与当代经济建设的关系与重要性
(一)促进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
水力发电厂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还可以建立起一个对外的信息交换平台。同时,地方当局加强了对他们的政策的推广,提高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和经济观念,从而使他们可以更好的使用他们的法规;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可以就有关项目的问题,向有关部门的领导请教,以便找到法律根据;2.按照项目施工的需求,政府要对劳动力进行管理,因为国家对水利项目的重视,因此,要加强对工人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总之,在水利项目中,要把干部和群众的观念改造得非常关键。
(二)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合理利用水电资源,既可以加速三峡工程的进度,又可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此外,水利设施的开发可促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地方社会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的。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随着国家对水利水电的重视,大量的建筑和建筑工人纷纷投入到水利枢纽的建设中,在这个时候,要加速水利项目的进度,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材料,才能满足建筑工人的生活需要;这极大地为发展农业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无论是蔬菜、水果生产,还是农业生产,都取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利设施的建成可以保证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增产。
三、关于我国水利水保建设的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功能
作为全球第一大人口大国,拥有大量的水资源和农业用地,而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却相对较少,因而土壤侵蚀成为了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事实上,从建国之初,国家就开始重视土地利用,但是,近年来,我们开始了以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并且在改革的进程中逐步推进;没有做好水利工作,没有按照自然法、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忽略了水利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继续坚持水土保持工作
在新形势下,由于新时期的发展,土壤保护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要突出重点,实行区域经营、分级经营;根据实际情况,分区域化管理。只有将这些方法进行归类,使其能够实现人工改造与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相结合,并在某种意义上对改造的道路进行必要的修改,以及对人为因素的调节。
(三)深化预防监督的体制与加强法律道德的规范
要坚持法律规制和监管,切实做到对新土壤侵蚀进行有效的遏制和遏制,持续巩固已取得的成效,加强防范监管;通过对社会的伦理和法制的制约,才能够长期有效地保护水利事业。与此同时,随着《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和执行,地方各级政府也加强了对水资源和环境的管理,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着重从对人为灾害的打击入手,对如何在新的城区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强化土壤保护工作,进行长期有效的遏制和治理。
(四)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和社会都是一个整体,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我们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环保的管理与管理,与国际上的合作,探讨世界上的治理与经济发展如何协同并进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模式;特别是对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的防治与治理。
四、结语
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我国水资源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水利水电项目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利用水利建设周围的新的资源,加强地方的经济力量,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晓霞.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难题及解决措施[J].乡村科技,2019(04):122-123.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19.04.068.
[2]黄亚军.水利水保工程设计以及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J].农业与技术,2013,33(02):19.
[3]辽宁省水利厅厅长 仲刚. 推进水保生态建设进程[N]. 中国水利报,2001-06-2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