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直觉思维,顾名思义,就是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重视对数学问题的解释和分析,而忽视了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传统的教授法是教学生的数学问题,实际上,学生只理解了问题的表面,没有理解问题,教师应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第一直觉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数学计算思维方式。因此,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发散性思维,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本文探讨初中数学直觉思维的障碍及对策。
一、直觉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上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直觉思维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它用直觉来判断事物的意义以及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比如在足球课上,守门员运用直觉思维;比如在英语课上,学生利用自己的英语意识快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语感实际上是一种直观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相比,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更快,反应更迅速、更直观。但是直觉思维需要一些训练和练习来减少判断错误。如果学生能通过直觉思维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将有助于学生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减少阅读、解决问题的时间。在考试中,学生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对考试更有信心。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也可以少走弯路,少一些挫折。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观思维的方法。
(一)创造直观思维的情境
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对直觉思维的培养和意境的创造也很重要。直观思维情境的不同可以为初中生的思维培养提供便利的条件。在课堂上,数学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让初中生掌握教学计划。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具体训练计划,以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重点讲解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换元、类比、反证方法等等。同时,数学教师要重视初中生自发性的直觉思维的培养,肯定和鼓励初中生的假设,加深他们的思考,有效地发展他们的直觉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建立有效的情感培养,这是培养初中生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
(二)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学生直觉思维的前提是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在数学习题中用“直觉”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讲解数学基础知识,并举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在了解数学知识后,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还应注重课堂上的训练,让学生在理解了基础知识后能够动手,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掌握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知识。例如,在三角形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高度、中心线和平分线时,可以要求学生分别画锐角、直角和钝角三角形三条线,使学生在画辅助线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当学生掌握了数学的基本知识后,他们更容易解决习题中的问题。
(三)鼓励学生进行双向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大胆的假设、直观的判断”的思考能力。多元化的思维是一种萌发思考,强调知识和事物的关系。但是,多元化的思考与直觉的思考是相辅相成的,不相冲突的。直觉思维对事物的简单的认识也是偶然的。换句话说,这需要一个假设和验证的过程。在自然科学中,根据“大胆假设、详细验证”的原则,学生可以通过“大胆假设、直觉判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从外观到本质发展直觉思考的整体概念
基层的数学知识应以刺激学生直观思考的基础,站在整体的高度,对思考方式进行大胆、迅速的判断。这是刺激学生思考方式的瞬间,也是将自己的知识高度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学生们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老师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探索数学规则,让学生通过长期的人文观察,探索和教学,从量变到质变。
(五)注重审美意识,培育学生的审美观念
直觉的产生以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把握为基础,哲学观点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有利于掌握事物的本质。这种哲学观点包括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转化,对称等。结果,数学感觉被思想家的审美感觉所支配。数学直角的最高层次差是美感的一个直观。美感和审美意识是数学直觉的本质。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直观意识。审美能力越强,数学上的感觉就越强。
黄金分割首先打开人类懂得数学美的门。这一原则是自然和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审美标准。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在牛顿力学中数学的完美无缺。英国数学家牛顿在原始几何学中读到了音乐的美,英国物理学家迪拉克从数学形式的美中发现了物理世界的真理。因此,如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就能形成形成世界和事物有秩序的关系的直观认识,丰富学生的审美理想,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性,刺激学生对真善美的执着。
结束语:
教学方法继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中学生相应的数学知识,而且要重视对中学生直观思考能力的培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直觉思考和逻辑思考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许多数学知识的公式和思想都通过直觉思维来表现。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继续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长期的思考,提高对初中生素养的提高和直观的推测,以及发表结论的愿望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虎正伟.初中数学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07):152-153.
[2] 邓珠友.新课程初中数学中有关直觉思维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思路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29):253-254.
[3] 黄进成.中学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J].海峡科学,2010(09):114-115.
[4] 兰德新.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索[J].南平师专学报,1995(04):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