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其高发人群为中壮年,起初在口腔发病,待口腔内出现大疱溃烂,蔓延至头、面部及躯干,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引起各类并发症,造成患者死亡[1-2]。如今,为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优质护理干预逐渐被用于临床,既能够保障患者的配合度,还能够对其舒适度进行兼顾,效果可观。经由已知病例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寻常型天疱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19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4月,实验素材即69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通过随机化分组方式,区分对照(n=34)、观察(n=35)两组。对照组男女数量相同;年龄最小34岁,年龄最大70岁,中间值(52.42±3.45)岁;病程2-11个月,平均(6.53±1.44)个月。观察组性别比例17:18;年龄区间35-68岁,均值(51.53±3.66)岁;病程1-12个月,均值(6.51±1.38)个月。非同组数据信息(性别、年龄、病程)保持均衡(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定时清洁皮肤,预防感染,将无菌操作落实到位。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如下:①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倾听其想法、诉求,为患者解惑答疑,分享成功病例,获取患者的认可,帮助患者树立自信,提高其配合度。②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知识、注意事项、用药方法等,叮嘱患者切勿抓瘙患处皮肤,以此控制病情,增强疗效。③饮食及用药护理:将用药方法、用量告知患者,鼓励其多吃新鲜果蔬,增加热量、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定时饮水。同时,协助患者清洁皮肤,预防感染。④环境护理:营造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定期使用紫外线消毒,并用消毒液擦洗常用物品,勤换床单被罩,高温消毒,对交叉感染进行有效预防。
1.3观察指标
①舒适度:评价工具为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3],包含心理精神(40分)、生理(20分)、社会文化(32分)、环境(28分),分值越高,提示舒适度越高。
②依从性:自制调查问卷,从饮食、用药等方面评价,百分制,划分完全依从:90-100分、部分依从:60-89分、不依从:60分以下。依从率=(1-不依从/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23.0版本统计学工具内填录实验数据。计量资料(舒适度)呈现形式(`x±s),验证方式t;计数资料(依从性)通过(n,%)表示,X2检验。P﹤0.05提示差别明显。
2结果
2.1两组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对比数据存在差异(P﹤0.05)。如表1示
表1 两组舒适度比较(x̄±s,分)
2.2两组依从性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依从率高,组间比较可见差别(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依从性比较(n,%)
3讨论
在口腔、鼻腔、皮肤、眼部等均可能发生寻常型天疱疮,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病后,患者的皮肤会出现水疱、溃烂,伴刺痛感,加剧患者的痛苦,导致其身心状态不佳[4]。与此同时,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各类并发症,倘若未及时治疗,很容易损伤患者的内脏、生理功能等,使其发生败血症、低蛋白血症等。既往常规护理过于单一,仅关注疾病本身,忽略患者的心理诉求及舒适度,以至于效果不佳,患者的配合度普遍偏低[5]。而寻常型天疱疮易于复发,患者因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难免搔抓皮肤,出现皮肤溃烂情况,诱发感染,增加治疗难度。依据寻常型天疱疮特点及症状,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从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及用药护理、环境护理等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指导,能够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帮助其了解更多疾病知识,确保其在饮食、用药等方面更加配合,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实现预期护理目标,加速疾病恢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7.14%,比对照组的76.47%高,非同组可见差别(P﹤0.05),提示该护理模式有效。
综上,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寻常型天疱疮中,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能够增强其依从性,提示该护理方式有效,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鸿,冀春萍,许佳.循证护理在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7,24(46):126-128.
[2]杨婷婷.天疱疮(寻常型)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8,5(5):171.
[3]李志萍.循证护理在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饮食保健,2019,6(46):137-138.
[4]张杰.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焦虑心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65):132-133.
[5]杨丽珍,梁栋龙,余南生.综合护理干预对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焦虑心理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