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在新市场环境下,为了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工程承包公司必须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采购到合格、优质、成本合理的物资和服务,建立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供应商专业领域的研发技术资源,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很多工程承包公司对供应链管理缺乏可用度,供应商信息可追溯性差,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难,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一个稳定的供应链,将供应商管理系统与项目进度管理系统相结合,以项目进度管理为导向及目标建立供应商管理系统,为提升项目管理提供保障。
2、供应商管理系统导入目标
供应商管理系统以管理供应商的相关信息为核心,按照标准化的采购流程为基准,运用多种信息技术,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实现信息化和系统化,进而达到优化管理,降低成本的目的。
工程承包公司的资料信息和供应商的数量都非常多,导入供应商管理系统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记录与供应商有关的所有信息,并对每一次更改、更新做好详细记录,整个公司有权限人员都可以在系统中同时快速查询。例如,当某家供应商发生了重大产品质量问题,公司需要这家供应商的导入信息和以往考核情况时,不需要再要求部属翻箱倒柜查找以往的导入资料和各部门的考核资料,只要在电脑上轻松打开供应商管理系统直接查询,就可以很迅速的找出所需的全部信息。
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供应商考核体系。对供应商的考核必须要公平、公正才能真正反映各供应商对公司的贡献度,有利于公司管理者对供应商做出正确的决策。纸档,人工汇总各部门的考核评分,评分原始数据不透明,往往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造成考核失真,公司在选择合适供应商合作时,容易误判,错过最佳时机,影响公司订单的生产效率。供应商管理系统可以规避这些影响,系统自动提醒各部门人员按时对供应商进行评分,所有部门评分未结束前无法看到其他部门的分数,自动汇总供应商总分排名,可以查询各部门评分明细,方便查询历史评分记录等,避免了人的因素造成对供应商评分的不够客观。
供应商管理系统导入项目进度管理是为适应供应材料不断调价、设备生产周期紧张、供货期的动态管理等因素下,建立的统一标准管理项目,目的是突破之前旧的管理模式,通过运用信息化、系统化管理,全面完善对供应商的科学管理。通过加快对新供应商的开发和健全对已有供应商的考核淘汰,与不同层级的供应商展开不同深度的合作,建立起更有利于公司健康发展的供应链。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结起来均与项目管理的三要素:时间、质量、成本紧密相关。供应商管理系统与项目管理系统结合,为保障供应商供应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基于项目进度管理的供应商管理系统
项目的进度计划是管理者对进度进行控制的基础,使得进度控制有据可依,为项目按时完成提供保障。然而,当项目的实际运行时,项目的实际进度往往会因为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与原先计划的进度产生偏差,这些偏差有利有弊,有利的偏差可以不用理会,但不利的偏差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避免影响到项目的工期,从而对达成目标造成影响。项目管理者对进度进行控制就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比较和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异,采取措施,调整对策,保证项目实际工期按时完成。项目进度控制的内容相当于将进度计划、进度绩效基准等内容以数据的形式输入控制系统或相关软件进行转换处理,然后输出更新后的进度计划或纠正措施等。供应商管理系统导入项目的进度控制依照控制的内容和自上而下的顺序,整理成动态控制管理模式。
从项目进度管理关键链角度出发,无论在项目计划编制期间或是在项目落实执行期间,人为因素都会影响项目计划,在进行项目编制时,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计划编制人员通常会安排一些多余的安全变量时间,以确保计划能够高效率地实现,在执行项目计划过程中,执行人员为确保自身利益的实现,通常会在工程计划的最后一刻完成任务,将计划编制人员事先给出的合理安全事件消耗掉,不利于项目进度的顺利进行。以应急供电主设备的进度管理为例,该产品具有大体积、吨位重的重要特点,并且制造时间较长且制造过程工艺复杂。因此,生产编制工作人员为确保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一般情况下会在编制过程中给出多余计划量,但效果并不理想,落实在实践中仍会出现工期拖延状况,并且会使实际产品生产时间延长。在供应商管理系统中,应将设备所需的原材料、元件、零部件按照进度计划排序,对所有供应商的供应状态进行动态管理。对无法按时交付的供应商,及时判断其影响,做替代还是延期等待交付,必须通过项目进度管理系统的动态信息进行研判。
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大量设备及备件。设备及备件的库存控制和管理是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成本以及项目进度的关键性控制因素;库存管理主要针对仓库或库房的布置,物料运输和搬运以及存储自动化等的管理;库存管理的对象是库存项目,即工程项目中的所有物料,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及产品以及辅助物料。库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在供需之间建立缓冲区,达到缓和业主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最终装配需求与项目进度工序之间、工程项目需求与设备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此环节的供应商管理尤为重要。在备件管理环节的供应商管理,要注意供应风险,即市场风险、交货风险、价格风险、质量风险和服务风险。市场风险即找不到供应商或无法签订供应合同的风险,如由于政治、停产等原因,造成一些备件短缺,无法在市场上通过与供应商交易得到。交货风险,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备件,对项目施工进度、项目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价格风险是由于对备件价格波动预期把握不准产生的,会造成价格决策的失误,也是供应商管理的重要内容。质量风险是指当备件因自身的缺陷、瑕疵或者其他特征未能满足项目合同确定的对备件的适用性、安全性和其他特征要求时,工程项目可能承担的不利后果。服务风险指供应商在交付备件后,其未能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使备件在工程项目中难以有效的发挥相应的作用。常见服务风险包括:没有产品质量保证,质量反馈不及时,无使用过程技术支持,无安装、操作、使用说明或培训和无持续技术改进。在供应商管理中,需体现以上项目进度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风险管理。
4、结语
基于项目进度管理的供应商管理系统,使得供应管理部门应主动参与工程项目各项生产管理活动,在第一时间了解工程项目的物资和服务需求,适时安排采购活动。对一些不再生产的、影响工程项目的物资供应商,提前作出特殊的安排,减少工程项目的缺货风险。对于重要设备及备件供应商,通过确定订货期平均需求、供货及时性风险水平和服务满足率,建立供应商管理控制系统,预测物资需求规律,提前订制需求计划,来保证物资供应的稳定性。总而言之,要做到以进度控制为宗旨,动态管理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管理模式,为工程项目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赵钢,杨冰,杨英宝.供应链网络运行与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徐玉凤,董亚辉.项目进度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