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建筑工程是我国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工程,具有规模大、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般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常见于工程施工阶段人员、材料、设备、技术、工艺等问题,造成工程施工风险。因此,针对此类问题,需建筑企业重点做好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有效协调与统筹每一道工序,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具体管理中,一方面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考量;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和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达到理想的发展效果。文章以此为前提,进行如下讨论。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材料管理问题。材料是组成建筑工程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如果材料出现了质量问题,则必然会反馈到工程项目整体上。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并未认识到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在材料采购、运输、存储、使用等多个环节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剧材料隐患,同时不合理的材料管理也会造成额外的成本支出,影响企业获利能力。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企业进一步做好材料的控制;
第二,人员问题人员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主体力量,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企业盲目追求成本的最低,导致施工人员队伍组建时缺少专业性人员,普遍是临时性人员。临时性人员一方面不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也缺乏完善的理论技术知识,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够准确理解图纸内容的要求,出现大量失误操作加剧施工质量安全隐患;
第三,设备问题。设备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具,如果设备出现了老化、故障等问题,不仅仅影响工程项目建设效率,也会造成安全隐患。
二、建筑企业管理及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创新
(一)完善管理力度,细化管理措施
为实现新常态背景下,建筑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需重点做好工程管理,提高工程管理制度的精细化程度。具体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第一,做好材料管理。在工程项目材料管理中,首先需要从材料采购环节进行切入,在材料采购前,应当安排专业人员做好材料市场的调研,并针对多家供应商进行比对,重点关注供应商的资质问题和材料的合格证书情况,在完成供应商自由选择后,可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帮助企业抵御短期内的风险。同时,在材料采购中,也需要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工程需求,确定材料规格、数量、尺寸、参数、性能等基本性指标。其次,做好材料进场环节管理。材料进场环节应当采取抽样检测方式对材料进行验收,并设置材料通过率为100%,剔除一切不符合标准的材料,防止材料质量问题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第二,加强人员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主体力量,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因此,需从不同职能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从管理人员培训的角度来看,需保证管理人员正确认识功能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可导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掌握正确方法,激励有效经验。在施工人员管理中,重点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以安全意识培养为例,可制作安全手册,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学习,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在实际发生安全问题后可予以及时处理,防止安全隐患的扩大;
第三,强化机械设备管理。机械设备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工具及重点,关注机械设备的老旧问题和故障问题,应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反馈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判断接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则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维修和养护,防止机械设备故障,连带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
(二)优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保证技术工艺的适应性和先进性,可显著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具体技术管理中,企业需与国内外先进企业进行合作,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企业的先进技术应用模式。
其次,在技术管理中,需在施工图纸的指导下于有效落实。这就需要在项目施工前首先做好图纸设计,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和施工现场环境完善。图纸内容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并在BIM技术的导向下确定项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技术处理方案。
最后,做好自主技术研发。一方面加强技术工艺上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人员队伍,针对性开发各项先进技术,并明确技术应用的标准、规范与流程。
(三)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需重点做好管理机制的完善,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有效针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工序进行控制,减少质量安全隐患,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并同时也可以节省材料的消耗,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项目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等多项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中应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与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考量,重点分析各项潜在风险,提前制定,处置方案削弱负面影响。
(四)实施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中需重点做好信息化建设,导入信息技术辅助每一个环节。以机械设备管理为例,可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及时反馈机械设备运行期间的故障问题,可安排技术人员及时予以维修和养护。以材料管理为例,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整合市场数据信息,对材料价格进行比对,使材料采购成本符合工程项目预算指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同时,在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也能够收集和整理工程施工的常见问题,构建数据库为后续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而在工程设计阶段,则可以导入BIM技术,构建三维立体模型进行设计辅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是我国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具有规模大、投入多、周期长、施工内容复杂等特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般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建筑企业从管理角度出发,做好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的优化与完善,方可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当务之急是做好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项目常见风险的整理,针对性革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建立系统化的工程管理新模式。文章从完善管理力度、优化技术管理等角度切入,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值得被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明. 建筑企业管理及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 000(010):1691.
[2] 张晓博. 建筑企业管理及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关系分析[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14):1.
[3] 蒋祖科. 建筑企业管理及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关系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 No.554(31):133-133.
[4] 付国伟. 建筑企业管理及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分析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04):2855.
[5] 孙立能. 建筑企业管理及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分析[J]. 华东科技:综合, 20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