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Q”幸福树课程实施路径的研究
​颜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颜红,. 关于“五Q”幸福树课程实施路径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02.
摘要:
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路,芦溪二小在开齐开足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体四维”的幸福树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成功,在实践体会中成长;让教师在团队合作中共赢,在追求卓越中提升;让学校在打造特色中创新,在树立品牌中发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示“五Q”幸福树课程的具体实践路径。
关键词: 小学“五Q”幸福树课程实践研究
DOI:10.12721/ccn.2021.157102
基金资助:

芦溪二小创办于2012年,学校传承“濂溪文化”精髓,始终坚持“幸福教育培养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以“责任高于一切,务实成就未来”的办学精神,全力“打造幸福教育,建设阳光校园,创办一流学校”。

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当下,一所年轻学校如何崭露头角,办出特色?面对这样的挑战和任务,学校积极推进“幸福”发展之路——办幸福教育,成就幸福人生!建校以来,学校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国家课程标准,依托区域文化,立足学校实际,融合开拓各种资源,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规范、丰富多样、多元开放、自主创新的学校“五Q”幸福树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实施促进实现引导学校各个层面围绕幸福教育形成特有的文化,建设课程资源,从而实现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关于“五Q”幸福树课程的定义

五Q:Q萃取于“求”,是求的拼音中的第一个字母。“五Q”即“求上、求智、求健、求美、求新”,五大课程也隐含培养集“情商EQ、智商IQ、逆商AQ、健商HQ、财商FQ”等五Q甚至N个Q于一体的幸福少年的寓意。

幸福树: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我们相信,教育,本身就是享受幸福的过程,同时也为人们追求幸福打下基础。为此,我们提出幸福教育的理念,我们把幸福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即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业来做,“幸福地教,幸福地学,幸福地陪伴”致力于让每一个学生在课程地浸染下,成为一颗苍天大树。

二、促进五Q幸福树课程具体实施路径

(一)依托幸福主题,实施“求上课程”的研究

实施“求上课程”,主要是为了实现恬素思品,文明礼仪,天天向尚的目标,从而加强对于学生们的德育教育,老师们可以通过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为核心的思政课教育,加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也可以积极开展研学活动和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特色文化活动,或者开展德育教育的影视课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以下着重介绍学校开创的“幸福成长影视课程”。课程以多媒体为媒介,充分发挥一体机的教育功能,深入学生生活,及时报道校内重大新闻事件,宣传学校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平台。课程以栏目为板块,以策划人(导演、摄像、编辑、主持)为主导的小团队的方式运作。课程编制组提前一周制作好影视上传至学校群中,在周二、三、四下午的第三节课播出十分钟。周二,弟子规或中华美德专题,每集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从中领会道理。周三,新闻速递、平安校园专题,播出自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安全教育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会避险避难。周四,百科全书,播出《开讲啦》、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等具有时事性的励志视频。月底汇总:校园捷报,校园新闻、个人秀、学校大型活动专题报道等。幸福成长影视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营造了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依托幸福教学,实施“求智课堂”的研究

“求智课程”主要是立足于学科,展开多元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思维,由此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学校进行学科整合、关注个性培养,大力推广“数学拓展阅读”课程。阅读读什么?首先要落实数学文本的阅读。从读文本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公式;“读一读、你知道吗、知识窗”到读教材中的习题,其次是数学课外读物的阅读。我校以每天一小课(晨读10分钟),每周一大课(每周一节班级社团课60分钟)的时间进行数学阅读集中指导。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及需求,学校从教材拓展、兴趣阅读、深度阅读3个方面整理出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供学生选择,推荐一二年级的学生读数学童话绘本、三四年级的学生读《李毓佩数学》系列、五六年级读《数学文化知多少》等。班级每月开展一次“图书漂流”活动,最大限度地盘活资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再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数学文化艺术节等举行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讲数学故事、当数学小讲师、做数学阅读卡、制作好书推荐卡、数学手抄报等等。让阅读以说、演、画、学等形式展现出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数学写作就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提升,以数学内容为核心,包括“数学日记”“数学小发现”“数想天开童话”等形式的短小文章。在深度阅读下老师利用每周一大课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写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总结,整理编写出了校本教材《魅力数学,快乐阅读》,整理了书集《向着幸福奔跑》《翠蔓溪》,出版了《我的数学日记》。

为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新突破,学校引进新型民族乐器——丁笛,并致力于将丁笛与诵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将它逐渐渗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当中,形成我校的文化传承。另外也可以开展“丁笛+诵读”教学工作,学校聘请校外专家老师对音乐专职教师进行专业化指导,再采用“一拖三”的形式培训兼职教师。师资建立了,再对课程进行了校本化处理,组织教师编写丁笛+诵读系列教材,每周开设一节丁笛课程,每节语文、思政课课前三分钟为经典诵读,并利用每周五的校级社团活动,对丁笛+诵读进行训练,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活动,期末有总结。并且从中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进行强化练习,参加各类表演。在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中,四年级四百人丁笛演奏《铃儿响叮当》,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五年级学生的丁笛+诵读《游子吟》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三)依托幸福社团,实施“求健,求美,求新课程”的研究

学生社团部落是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提升学校工作实效的特色活动模式。学生社团强调发挥学生的内在成长动机与发展潜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校需要积极发展多元化社团,学校致力于让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有效掌握一项艺术技能。近年来,学校不断开设书签文化、水墨画、书法、舞蹈、萨克斯、葫芦丝、创新教育、排球、篮球、合唱等十余个校级社团,还组建阅读与写作、益智数学、英语悦读等65个班级社团,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助其多元化发展。社团活动在每学期开学初学生按照兴趣选报校级社团和班级社团,学校再按照各课程的人数情况安排指导教师,于每周五下午以大课(1小时)的形式开展。要求做到门门有计划,周周有督促,期末有展示;达到年级成系列,班班有特色,人人都参与的目标。各社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品味书香·诵读经典、“幸福成长·数学文化艺术节”“二小好声音”歌唱大赛、百米长卷绘画比赛等活动促推了学校幸福教育之路。

三、结语

构建“五Q”幸福树教学课程体系是一种目的,通过求上,求智,求健,求美,求新”五个板块的系列研究,对课程实施进行一个外延的丰富,促进国家,地区校本课程的实施开发、融汇与贯通,让我们师生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

参考文献:

[1]王艳红,陈忠.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教育管理,2018(2).

[2]蔺喜雄.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打造优质课堂[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