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肥胖、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影响人们的健康。本文以来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脂肪肝人群和非脂肪肝人群的超重/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9年1127例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某单位职工的女性家属(年龄≥60周岁)。
1.2诊断标准
1.2.1脂肪肝B超诊断标准:(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远场回声逐渐衰减,光点稀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5)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1.2.2 血脂异常标准:总胆固醇(TC)≥5.17mmol/L,甘油三酯(TG)≥1.7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3.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0mol/L,以上四项中有一项即为高血脂。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 DxC 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2.3超重/肥胖 依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的规定: 24<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BMI=体重(kg)/身高(m2)。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EXCEL,通过SPSS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表1.脂肪肝组和对照组体重指数和血脂检测结果
2.1由表1看出,脂肪肝的发病率占 44.54 %,脂肪肝组人群超重/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分别为58.16%和67.53%,均高于非脂肪肝组人群的22.40%和31.68%,经卡方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
2.2由表1可知,老年女性的脂肪肝发病率相当高,且与超重/肥胖、高脂血症有明显的相关性。
3.讨论
肝脏是脂肪运输的枢纽。消化吸收后的一部分脂肪进入肝脏,以后再转变为体脂而储存。人体内血脂的各种成分是相对恒定的,其比例靠肝细胞调节。当脂肪代谢紊乱时,可使脂肪堆积于肝脏内形成脂肪肝【1】。脂肪肝是最常见的弥漫性肝病,常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肝坏死,甚至引发其他疾病。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见病因主要是肥胖和高脂血症【2】。本次调查中的1127老年女性脂肪肝占44.54%,甚至高于2018年郝娜等报道的老年男性(年龄≥60岁)脂肪肝患病率(39.4%)【3】;另外,脂肪肝人群的超重/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人群。考虑本次研究对象都为职工家属的老年女性,家庭收入相对稳定,但整体文化层次不高,缺乏健康知识,除了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之外,还与年龄增长有关【4】,老年女性卵巢功能减弱、雌激素水平减少,而雌激素是内脏脂肪增加的抑制因子【5】。
因此,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和社区社区卫生保健机构应积极开展对老年女性健康宣教和健康管理,如膳食知识宣教、鼓励体育锻炼、加强患者的依从性,充分调动管理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体重管理能力等,对脂肪肝、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1. 朱大年,王庭愧,等.《生理学》.第9版,199
2. 孟昱林等,唐山市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调查分析.《临床肝胆病杂志》第33卷第12期 2017年.12月,2379
3. 郝娜、闫宇等.男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18年1月第34卷第1期P26
4. 魏颖、赫英英等.基于女性健康体检人群的脂肪肝患病情况及膳食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年第6期(总第312期)P474
5. 何立芸,郭丽君.女性血脂代谢特点及处理.临床荟萃,2006,21(23):1689-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