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代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代玲,. 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 预防医学杂志,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143.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80例医院心内科收治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取介入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则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和30.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和75.0%,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X2值为5.141、5.236,P值为0.041、0.042)。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心内介入手术冠心病
DOI:10.12721/ccn.2022.157143
基金资助:

冠心病是心内科的常见疾病,该病有着较高的发生率、残疾率和死亡率,对人们的健康安全造成较大威胁[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冠心病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但是该方法属于有创治疗方法,在治疗期间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从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2]。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基于介入治疗风险事件发生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性。文章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医院心内科收治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80例医院心内科收治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52~86岁,平均为(66.3±15.6)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51~88岁,平均为(67.6±16.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PCI手术指征且同意本次研究调查。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取介入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则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为:①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同时叮嘱患者一旦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要立刻按铃,同时加强病房巡查次数,密切观察大动脉搏动情况变化。②心理护理: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加重患者的心脏负荷,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同时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安抚患者,表情自然、行为友好,能够给予患者信心,消除紧张情绪。③并发症护理:术前行常规碘过敏试验;术后卧床12~24h,制动术肢并加压包扎穿刺部位。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液、水肿等症状,同时观察足背皮肤颜色以及血管饱和情况,对于合并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的患者需要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后尿潴留是常见并发症,膀胱过度充盈可引起血管迷走性反射,因此可以通过术中置留尿管,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术后需要在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差异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和30.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和75.0%,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X2值为5.141、5.236,P值为0.041、0.042),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 (n,%)

微信图片_20250303133717.png3.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冠心病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长,该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且由于病程长,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负担,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冠心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的优势,近些年来在基层得到了推广使用,能够进一步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风险。但是该方法属于一种有创治疗方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造成了影响,因此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干预。

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心内介入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3]。在术前需要做好基础护理,指导患者配合临床检查,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配合度,减少由于患者不配合引起的各种问题和冲突;术中和术后则需要对于PCI手术常见并发症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术后常见的尿潴留可以通过术中置留导管预防;术后由于患者需要制动,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可以给予抗凝药物,能够有效预防DVT的发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和30.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和75.0%,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X2值为5.141、5.236,P值为0.041、0.042),这说明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介入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汪里萍,范芹.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1):3585-3588.

[2]张莉,罗卓卡.风险防范护理干预对控制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1):51-53.

[3]苏慧琴,黄颖仪,邓雪连.护理风险管理在减少冠心病介入手术伤害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1):1567-156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