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所以要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和质量把控工作,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把控边坡开挖之后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有效落实相对应的施工技术要点,使边坡支护得到显著增强,为整体工程安全性、稳定性的提高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筋网铺设技术
在针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边坡开挖支护的过程中,有效落实钢筋网铺设技术是其中十分关键的内容,通过该技术的有效作用,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坚固性。在地质条件中有比较大的坚硬岩石的情况下,有效采取这种支护方式能够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作用和效能,因为整体的钢筋网有着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因此可以使支护强度进一步提高,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受力方面更加均匀一致。在外力的作用之下,通过该技术的有效作用,工程不会出现失稳的情况,在钢筋网的铺设过程中,对于钢筋网固定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同时要充分做好钢筋的防锈工作,有效避免空气、杂物渗入进来对其造成腐蚀,进而充分满足钢筋网铺设的基本要求。
2重力式挡墙技术
重力式挡土墙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墙体的重力对于土体的侧压力进行有效抵挡,通过这种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边坡的支护效果,有更加显著的牢固性和耐久性,在该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预制块石、片石混凝土、混凝土以及浆砌毛石等相关内容,其中混凝土形式要做好整体浇筑。半重力式的墙体可以有效采用混凝土或者少量混凝土进行浇筑,这种技术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其材料来源更加广泛,同时能够有效节省施工成本,更加快捷高效。这种边坡形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重力式挡土墙内部不配结构钢筋的,只是在局部小范围配上少量钢筋,当高度在六米以下,并且地质条件较好,开挖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呈现出良好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性,合理性。
3喷凝混凝土技术
在水利水电边坡支护的过程中有效应用喷射混凝土技术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这种技术主要包含两种方式,分别是湿喷和潮喷,该技术有着十分理想的使用效果,在应用该技术之前,要准备好相对应的材料和器械,符合技术要求。例如,基坑如果比较干燥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采取潮喷施工方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根据速凝剂进行有效应用,这样可以使施工条件进一步改善,充分体现出相对应的支护效果,从实际喷凝情况来看,一次喷射的厚度以0.2m为宜,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剖面的整体性,同时确保喷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使挂网更有粘结性。在混凝土喷射之前,要清理好坡面,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通过高压风机的形式,对于毛孔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以此进一步提升喷射的质量。如果基坑的含水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可以有效采取湿喷的方式,同时对于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这样可以使喷射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如果喷射混凝土支护呈现出明显干燥现象,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喷水养护,确保坡面的封闭性,通过严格细致的养护管理,然后对其进行进行相对应的变化观察,结合具体养护要求,确保养护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有效减少风力的损害。
4锚索施工技术
锚索施工支护结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预应力锚索,锚具以及抗滑桩组成。预应力锚索主要是在桩的上部分加上锚索,将其中的一部分下滑力由锚索来承受。抗滑桩是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滑坡支护结构,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埋设在边坡滑表面的岩体中来移动滑体。通常情况下会对锚索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之后,锚具会同抗滑桩有效融合,另外一端是穿过滑坡体后锚固于滑床内,以此确保锚索和抗滑桩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受力体系。同传统的一般抗滑桩支护结构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它可以更有效地改变传统的大悬臂受力结构和地基抗滑坡推力的能力,使投资有效节省,确保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5抗滑桩技术
从受力特点来看,抗滑桩构件主要包括多种形式,例如,人工挖孔桩、预支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充分确保相关桩体能够融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素混凝土使各个桩体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进而起到应有的整体防护效果,有效规避土体变形、塌方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在具体的边坡支护过程中要有序施工,采用更切实可行的支档方法实现侧向支撑,以此有效防护边坡上部的变形或者破坏力,使其传递到下部的锚固段,由锚固段的侧向力来维持平衡。抗滑桩加固方法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和价值,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更加灵活高效,而且可以单独的应用更加安全可靠,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呈现出良好的支护效果。
6锚杆支护技术
在边坡支护技术中,锚杆支护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实用性更强。因为整个工序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所以该技术对于管理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针对不同地质情况而言,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的锚杆材质,在锚杆支护施工之前,要进一步有效明确相对应的岩层走向或者倾角等,对于钻孔的尺寸位置等等也要有效控制,充分结合地质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有效的应用。确保钻孔数量和深度满足基本要求。钻孔施工完毕之后要对孔内的杂物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理,以此有效规避各类杂物,对于后续施工造成负面影响。
7坡面防护施工技术
在工程边坡开挖成型之后,要作为永久设施进行有效保存。同时要充分做好破面的防护施工工作,可以有效采用挡墙的方式,避免坡体出现坍塌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坡面的安全性,整体性和稳定性。在安全隐患防控方面,可以有效采取柔性防护网处理模式,在防护坡面的过程中,要确保下方施工的安全,着重做好开发面两侧和上方的安全防护,可以布置柔性防护网,避免相关杂物对其运行造成危害,确保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们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充分明确,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而言,着重做好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充分把握相对应的施工技术要点,落实各项技术内涵,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施工,进而从根本上有效规避边坡失稳或者变形坍塌等相关问题,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一凡.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5):154.
[2]成万龙.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4(17):71-72.
[3]李德雯.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边坡开挖及支护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9):192.
[4]陈亚光.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19):138-139.
[5]刘作葵,罗学明.试论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