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建设工作的核心是带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这需要林业局能在工作中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合理规划基础的营林建设思路。本文当中主要从如何优化营林思路的角度出发,研究提升营林效果、扩大植被覆盖范围、提高树木存活率的可行对策。
1.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开展营林工作的主要价值
1.1可以改善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
营林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规模化、合理化的展开树木种植及抚育管理工作,如果所选树木品种能适应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就能保障树木的茁壮生长。基于大多数林木在生长过程中都会依靠光合作用来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而且,树木的根茎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有效固结土壤。因此,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角度出发,通过全面开展营林工作,可以改善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质量。新时期,还有很多林业局会选择种植一些具有防风能力的树木品种,希望能够抵御扬沙天气造成的不良影响。
1.2可以提升林业产业的综合效益
合理退耕还林,科学种植林木,可以扩大区域范围内的植被覆盖面积,这是各个地区新时期进行绿化建设工作的核心任务。新时期,大部分林区会将林木种植工作分成经济林及生态林两个区域,以分类管理的方式来提升营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般来说,经济林用于种植有药用价值或可以加工成木制品的林木品种,生态林主要种植可以改善林间立地条件的树木品种。林业工作者需要通过营林计划来确定树木栽种方式、间距。结合实际的营造林情况来看,目前的主要优势就是可以在推动林业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营林工作新思路
落实营林工作时,应充分分析出哪些因素会影响营林效果,合理优化营林方案,提升营林管理水平。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2.1应完成前期规划设计工作
要在传统营林工作进程中全面融入可持续发展观念,就要先对参与营林工作的林业工作者进行思想教育及行为管理工作,要求其具备专业营林管理知识技能及创新意识,能够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找到优化营林规划设计思路的可行对策。一般在具体落实营林规划设计任务时,应始终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也就是在适合的地区种植适合的树木,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进一步加强营林造林工作的最终效果,确保平面设计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展开。同时,当地的林业部门也需要规定种植的指标,包括林木的种植比例,之后还需要确认种植的树种以及应该满足的种植比例。在方案的有效规划当中还需要对于整地以及抚育管理的措施进行有效的落实,确保各方面的工作都能够顺利完成,监督好工作对象以及方法,落实科学的措施,为林木培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足够的支持。
2.2应渗透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观念
营林工作的质量会受到土壤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同的树木种植方案也会对土壤的营养成分、酸碱性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应在营林工作中渗透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工作观念,合理处理林业用地,最大化发挥出林木资源的使用价值。一般最常见的营林方法就是:在同一片区域中种植两种及以上的树木品种,旨在构建多样化的林间生态系统环境。而针对土地处理问题,应做好土地清洁处理、土壤深翻工作,并应进行土壤质量检测,分析土壤的营养成分含量,分析是否需要进行施肥处理工作。还要合理调整基础的营林思路,选择适宜的树木品种展开营林建设任务,使得营林造林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3应科学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体系
将林业结构模式进行有效的调整,能够最大化地挖掘出林业经济潜在的经济效益,使得林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能够确保林业完成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目标。具体工作时,还需要结合当前市场所产生的实际需求。林业部门应该在打造特色经济林方面下足功夫,对于速生丰产林这种林木也需要提高重视,由简单原料加工,逐渐走向综合加工发展的道路。同时,林业部门也需要科学的对林业的生产布局进行有效的调整,最好推动产业重组工作的稳步开展,这样也能够对林业的产品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找到研发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打造其中存在的优势产品,延伸产业链,从而抢占林业市场发展的优势点。
2.4应有序落实营林监管机制
为了促使整个林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关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加强监督工作,避免土地沙漠化问题进一步恶化。完善营林的有效监管体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对人们进行知识教育,使他们认识到适度开采的好处和意义。而相关林业部门要转变营林的观念,不断加强监督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对树木做好管理,并且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解决,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而影响营造林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一旦发生偷伐、多伐问题,需要根据相关制度进行严厉的处罚,从本质上减少破坏林木行为的发生。除此之外,需要不断发动群众力量,建立群众举报系统,核实群众进行举报的内容。实践表明,发动群众参与管理,才能够真正对林木进行合理的保护,提高营林管理的效果。
结语: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营林建设工作,可以改善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可以提升林业产业的综合效益。不过,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可以使用的营林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在落实营林建设任务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来优化营林思路,还要关注营造林进程中的用地情况,做好土地的利用与保护工作。同时,可以尝试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并有序落实营林监管机制,为林业产业新时期的稳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龙.论加强营林造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7):191-192.
[2]钟智雄,赖卫明.我国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改善措施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9,51(4):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