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的发病率很高,而且容易复发。它会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使病人的生存质量下降。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一般都比较慢,很容易被忽视,长期下去很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会出现肺心病、肺气肿等问题。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周期通常较长,不能在短期内完全根治,所以需要住院进行积极的医院治疗和预防;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28名男性,22名女性;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70.6±6.5岁。研究组32名男性,18名女性。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5.2±5.2岁。两组病人咳嗽、咳痰、哮喘等程度不一。研究组与常规组在基本数据如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具有比较性。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抗生素和化痰镇痰的药物。研究组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临床表现,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配伍,并督促病人按时服药,不能随意更改用药。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如果有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特征和生活习惯,可以选用头孢类、青霉素类、奎诺酮类等抗感染药物,同时还可以进行雾化治疗。及时纠正病人体内的电解质失调,纠正其酸碱平衡。如果病人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要加强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干预,改变生活习惯,加强自身的护理、自我保健,同时还可以用免疫药物来有效地改善免疫力。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如果病人经过一周的治疗,咳嗽、咳痰、喘息等慢性支气管疾病基本消失,并且在3个月内没有出现复发的迹象则效果显效;如果病人经过一周的治疗,咳嗽、咳痰、喘息等慢性支气管症状已经部分消失或减轻,则称为有效;如果病人经过一周的治疗,咳嗽、咳痰、喘息等慢性支气管疾病没有好转,或者病情加重,那就是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和有效病例之和。
1.4统计分析
本文利用 SPSS23.0软件对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利用t对两组的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 P<0.05是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病人的总有效率
研究组通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00%,比常规组的76.00%要高(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分析(n,%)
2.2比较两组病人病情的复发率
研究组50例病人中,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有3例病人病情复发,其复发率为6.0%,常规组50例病人中,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有12例病人病情复发,其复发率为24.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发生支气管炎,而且比年轻人更难治愈,长期下去会导致病情加重,最终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短时间内很难完全根治。基层卫生院的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多有糖尿病、肺心病等原发性疾病,容易加重病情,增加治疗的难度,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威胁。所以,应引起医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注意。根据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可以了解到,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主要是因为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缺少运动;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有关。因此,在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告诉病人,缺乏运动或者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都有可能引起代谢系统的失调,或者引发多种疾病,从而削弱其抗寒、抗菌能力,如果是心肺功能不全,很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是致命的。对老年人进行科学的指导与干预,有助于增进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此外,在医院老年支气管炎的治疗中,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同时,还应科学地控制特定药品的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较常规组76.0%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为6.0%,与常规组24.0%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中,合理选用抗生素及配伍药物治疗基层卫生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可行的。
综上所说,对老年支气管炎病人进行合理的抗生素和药物配伍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少该疾病的复发率,达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丽霞.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与预防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6):79.
[2]顾爱琴.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与预防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8):16+18.
[3]艾学才.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7):120-121.
[4]贾桂芳. 浅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4):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