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神经介入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彭燕 张茂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彭燕 张茂莲,. 精细化护理在神经介入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预防医学杂志,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57212.
摘要: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神经介入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于2021年7月—2022年6月份所收诊的100例需要行神经介入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为两组,其中2021年7月-2022年1月患者为对照组50人,实施常规护理方式,2022年2月-6月患者实验组50人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可以得知,实验组的患者总体来看评分更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后发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满意度为90%,而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8%,其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精细化护理方法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神经介入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精细化护理在当前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着较高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神经介入护理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7212
基金资助:

近年来临床神经系统的疾病发生概率逐渐提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中主要是采用神经介入治疗来治疗相关疾病,但是这一治疗方式的风险性较高,尤其是神经介入护理管理的水平更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护理人员在该理念的指导下能够全面对的针对患者的实际需求以及病情的发展情况开展护理工作,在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精细化护理在神经介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于2021年7月—2022年6月份所收诊的100例行神经介入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为两组,其中2021年7月-2022年1月患者为对照组50人,年龄在35~69岁;2022年2月-6月患者实验组50人;年龄在37~70岁。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有语言交流障碍、临床资料不全以及治疗依从性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对此项实验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常规的健康教育、手术前的护理指导、康复指导、饮食护理等方面。

2、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需要结合神经介入护理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并建立其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能够有章可循,从而更好的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神经介入护理的要求开展工作,以便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护理效果。

(二)术前精细化护理服务

在正式手术之前需要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护理工作,一是要做好健康指导,指导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心电图、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等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等,还要告知患者保持6h的禁水、禁食状态;二是要做好信息资料收集,要求护理人员能够详细的掌握患者家庭背景、经济情况以及疾病具体类型等基础资料,了解患者的过往病史等情况,并于手术医师做好沟通;三是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要掌握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疏通知道,以便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四是要提前准备好手术治疗需要用到的各种器械并进行全面的消毒,保持环境的干净、安静等,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手术治疗环境。

(三)术中精细化护理

在神经介入手术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观察患者的状态,对室内温度与湿度进行合理控制,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体位等,尤其是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唇色、瞳孔、心率、血压以及面色等。

(四)术后精细化护理

护理人员要在鞘管去除之后,对穿刺点行20min按压后加压包扎,还要将穿刺侧肢体制动8h,并且仔细观察患者足背皮肤颜色、动脉搏动情况,如果发现穿刺部位有出血、瘀斑及血肿还要及时进行处理。转移至病房的患者需要绝对卧床至少24h,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对体位进行合理调整,后续也要做好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三)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估,量表总分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采用PSQI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量表总分21分,分数与睡眠质量成反比。

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P<0.05表示两组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评估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可以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患者在护理前后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实验组的患者总体来看评分更优于对照组,具体如下表1所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比较

微信图片_20250304101157.png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此次研究中对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后发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中17例患者非常满意,19例患者一般满意,满意度为72%,而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有37例患者满意,12例患者一般满意,满意度为98%,其远远高于对照组,具体如下表2所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微信图片_20250304101200.png

三、讨论

神经系统疾病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所采用的神经介入治疗方式是一种微创操作,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其治疗效果影响较。采用精细化护理方式可以针对其术前、术中、术后等各各个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在此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实验组在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上都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因此要提高对精细化护理的重视以便可以充分发挥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开展可以真正的从患者的病情及其是需求出发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等精细化的护理方式也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广大医护工作者也要加强学习,树立科学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以便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树立起医院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王莉莉,杨林彩,曲丹丹,沈洋,林溪明,杨微.精细护理在神经介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7):97.

[2]汪海岚.神经介入护理中精细护理服务的实施与价值[J].中外医疗,2019,38(35):100-102.

[3]张艳.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4832-4834.

[4]曾丽红,刘小布,覃冰雁,刘茜.精细护理在神经介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0):10-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