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业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杨东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东明,. 畜牧养殖业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J]. 当代畜牧兽医,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6.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畜牧养殖行业方面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或者破坏,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探究问题的根源,然后提出和落实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确保畜牧养殖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畜牧养殖业中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畜牧养殖业环境问题解决措施
DOI:10.12721/ccn.2021.157016
基金资助:

一、引言

随着畜牧养殖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畜牧养殖所有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们对其也越来越关注,怎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满足肉类食品市场的客观需求,同时确保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护,这是畜牧养殖业当前着重关注的焦点问题。据此,有必要针对畜牧养殖业中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二、畜牧养殖业中的环境问题分析

(一)排泄物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中就包括空气污染问题,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为人类提供相对应的肉类产品等等,而提供这些产品的牲畜,在进食之后会进行相对应的排泄,食用的饲料、草料在消化之后通过粪便的形式进行排泄,而排泄出来的粪便,会产生特别大的臭气。因为动物排泄有着比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导致粪便比较容易分散,使污染源增多,进而对于大气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出现恶臭。同时粪便腐败滋生的细菌对于饲养区域内部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药剂使用也会导致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确保牲畜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针对饲养区域进行严格细致的消毒工作,以此有效规避疫病的发生。在针对消毒药剂进行喷洒的过程中,饲养区域往往会产生刺鼻的气味,同时消毒药剂也会在饲养区域的土壤中进行融入,在消毒剂中有很多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融入到土壤空气之中,对于空气质量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同时该类有害物质对于土壤的酸碱值也会造成很大的改变,进而破坏土壤成分,很多有毒成分在土壤中残留,被带到地下水系之中,对于水资源造成很大破坏。同时,在牲畜饲料中也常常需要添加抗生类药物和存进生长的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残渣在饲养区域的土壤之中掉落,对土壤造成很大污染。

(三)饲料残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畜牧养殖业而言,随着相关养殖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使得养殖的牲畜数量日益增多,因此应用的饲料也越来越多,很多饲料没有被牲畜完全吃掉,有大量的混杂在牲畜唾液中的饲料残渣在土中混入,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会滋生很多细菌,这对于人体健康和牲畜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又把病菌传播到自然环境之中,对于当地的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也会造成很大破坏。

(四)动物疫病造成的污染问题

在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疫病,对于牲畜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在养殖区域如果出现疫病,特别容易因为养殖密度过大而使疫病难以控制,进而导致大规模的牲畜死亡现象。针对疫病暴发而言,对于牲畜的生命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可能传播到人类身上。因此,如果不能针对牲畜尸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极有可能导致疫病进一步扩散,将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例如,比较著名的猪流感,猪流感起初就是猪受到的病毒的感染,进而引起的呼吸系统的疾病,饲养员并没有对病毒的尸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对人类也会造成传染。除此之外,某些病毒有着特别强的变异性,如果并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可行的处理,就会传染人类,导致病毒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变异,进而使疾病不能得到充分的控制。

三、畜牧养殖业中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饲养人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

畜牧养殖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各类污染问题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确保饲养人员能够具备应有的思想认知和高度重视,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对于日常的饲养工作方法和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以保护周边自然环境为基础,进一步实现科学合理的养殖。在具体的饲养过程中,要着重做好牲畜排泄物的及时清理工作,同时也要切实有效地做好饲料槽、饮水槽的清洗工作,对牲畜的进食区域的地面应该及时清理实物残渣,以便保证破坏病菌的滋生环境,进而达到提升养殖区域卫生水平的目的。同时要充分确保养殖区域的卫生条件能够得到充分的改善,在最大程度上预防相关疫病出现,同时也要尽可能减少消毒药剂的应用,以此从根本上有效避免或者减少药剂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

(二)建立独立的消毒间,做好带病牲畜的处理工作

在进行畜牧养殖工作时,饲养人员在进入养殖区之前要着重做好消毒杀菌工作。除此之外,出入养殖区域的车辆也要严格做好消毒,从根本上有效规避或者减少病菌带入的可能性。针对养殖企业来讲,要在养殖区域的出口入口等位置设立相对应的消毒室,进一步有效通过红外线、紫外线以及消毒水等相关方式,着重做好消毒杀菌工作,以此确保进入到养殖区域的饲养人员不会携带病菌,进而减少对养殖区域大面积的消毒工作,最终达到减少消毒药剂使用量的目的。在日常饲养工作中,应该及时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染病牲畜,避免大面积感染牲畜,对因疫病死亡的牲畜尸体,应该及时进行焚毁,从根本上有效规避相关病毒,通过空气或者水体进行传播,同时要注重做好牲畜的全面细致的体检工作,定期对其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测,因此从根本上确保传染病在早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应该在牲畜的幼年时期接种疫苗,防止出现致死率较高的重大疫病,这不仅可以避免出现疾病向外界传播的可能,以此确保牲畜的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从根本上提高畜牧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放牧饲养应做好轮回放牧工作

放牧是畜牧养殖业中对牲畜的饲养方式之一,大量的大型牲畜进入放牧区域进食植物,会严重破坏放养区域的生态环境。大型牲畜不仅会将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吃掉,还会践踏地面,进而加重对植被的破坏。所以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轮回放牧,通过轮回放牧的方式,可以保证放牧区域中的植被得到修养,从根本上有效规避地表长期裸漏等问题,进而对于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的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导致一系列相关问题出现。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进一步有效减少污染源,针对牲畜的排泄物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理,着重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对于相关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以此处理相关环境问题,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董树梅.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08):48.

[2]李小红.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02):42.  

[3]杨建华.浅析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0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