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中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既要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又要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数学文化是数学教育的灵魂与精华,对其进行渗透是一个根本的要求。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许多学生惧怕、排斥数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觉得数学很无聊,缺少生活与实践的意义。而数学文化则能把数学与生活和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们能感受到数学的美丽与魅力,并能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可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数学思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对其进行有效地训练,对提高其综合素质,解决实际问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数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对其进行渗透,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把握,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数学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所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
(一)通过加强数学理论文化知识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时,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既包括了与公式、概念和定义有关的知识点,又包括了数学实践的应用。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上,许多学生基本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完成数学公式和理论知识,因此,当题目的形式在考试中改变时,学生们就会感到不知所措。而这种情况与数学文化的渗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老师们不重视对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得学生们接触到的数学文化很少,这对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都有很大的阻碍。但是,由于数学本身逻辑性强、抽象性强,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难点。而对数学文化进行渗透,恰恰能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数学文化中找到学习的途径和途径,把握住了他们所学的知识的规律,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算法案例》的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讲述九章算术中“更相减损术”这个故事,将刘微提出的“割圆术”以及秦九昭的“正负开方术”讲述给学生们听。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相关的历史,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故事,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通过数学解题文化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现行的高中高中教材中有很多数学知识都具有精彩的数学故事,这些故事正是数学文化渗透的途径。比如说,那些经典的历史典故,那些经典的数学题目,都是从某个时期开始的,或者是某个时期的,或者是某个知识点的。因此,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老师们应该将数学文化和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其导入到课堂之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在进行中学数学《圆的方程》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把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比如3600多年前的埃及人,他们用一张草纸写出了包含未知量的方程式。直到秦汉,才有了天文历法,才有了计算公式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故事使学生对和园的方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理解了圆的方程的发展历史之后,就可以针对这个知识点的特征,设计出一套科学的解题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是在数学文化渗透的前提下,也是拓宽教学内容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巧借数学应用实现数学文化的渗透
从二十世纪开始,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数学的应用。然而,就我国的数学教学而言,长期以来,很多老师都被应试教育的方式所束缚,忽视了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的衔接。因此,很可能会让有些学生产生一种数学与生活无关的感觉,并且非常的无聊,最后,他们会感觉到,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是,事实上,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数学的理念和方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数学知识也是许多问题的解决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这一背景下,中学的数学教学要注重与其它学科的结合,注重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加强。从目前所用的中学数学教科书来看,很多数学观念和问题的解决都是建立在真实的情况下的。例如,利用电视塔的问题,推导出了两个角度的余弦公式;介绍了利用胞壁分裂的方法,提出了指数函数等概念。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与数学运用相关的要素,从多个方面来设计数学文化渗透的情景,例如,生活情景、劳动情景等,既能让学生理解数学文化,又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学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在漫长的岁月里,有许多优秀的数学家,他们的勤奋与坚韧,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激发了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所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引入到课堂上来,既能让学生们学习这些科学家们战胜困难的精神与素质,又能在他们的心中树立起一个学习的榜样,让他们继续努力,战胜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直线与方程》这一章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笛卡尔的故事引入到课堂上,先从笛卡尔的数学造诣说起,再说出他在数学上的奋斗历程,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笛卡尔在几何上的造诣,同时也能通过笛卡尔的事迹,引导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志向,增强对数学的认识。利用科学故事的导入,不仅能培养出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之中,从而提升了教育的质量。当然,数学故事并不止于此,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多。不过,要将数学文化融入其中,就必须要让老师们充分地发掘出知识点后面的数学故事,用数学故事、名人等方式对数学文化进行渗透,以此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教学水平。
总结:本文就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进行研究,以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数学文化融入到中学数学教学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改善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把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都给开发出来,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在未来的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数学文化的渗透,积极地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从而使数学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文军.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东方教育快报, 2014(15):12-15.
[2]陈军.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J]. 数学教育学刊, 2016(5):25-28.
[3]杨振新.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刊, 2018(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