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梅立存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梅立存,.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 数学教学与研究,2024.8. DOI:10.12721/ccn.2024.157077.
摘要:
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必备能力,其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值得深思和急需解决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创设生活情境,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估算方法,培育学生的建模思想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77
基金资助:

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必备能力,其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线教师,如何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值得深思和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索了有效的培养策略,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及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可以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它是一种良好的数学感觉。学生有了这类数学意识,学习数学就会非常方便。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十分必要。而创设生活情境,无疑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好方法。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创设了超市购物的情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人民币的价值与不同面值的换算是很有难度的,但是人民币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事物,所以,通过创设情境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在教学中,开展小组活动,在组内选择一人当“售货员”,小组其他成员当“顾客”。让他们在模拟购物中,充分体会人民币的价值,在整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也解决了不同面值的换算问题。

二、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空间意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是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2022年版数学课标》要求,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丰富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数学教师要站在时代前沿,更新教学观念,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利用数学专用软件等教学工具开展数学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数学知识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三视图以及平面展开图效果,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以动态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长方体的展开和闭合过程,直观地表现出立体到平面的转变过程,同时借助电子白板的旋转功能,将长方体和正方体从不同角度展示给学生。通过教学视频的引导,学生在脑海中都能够形成直观的认识和概念,在学习过程中这种空间意识的影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三视图以及展开图的认识和理解。

三、掌握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

估算能力是指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大约地、粗略地去估测事物的结果,其结果与真实事物的结果接近。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不但要让学生初步感知估算的意义,还要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这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表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努力提升学生的估算本领,从而有助于学生构建数学直观。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时,我让学生应用往小估的策略得出中间的数,并不断调整估算方法,最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再例如:在教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时,我让学生体会估算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当我们去超市购物时,我们就应该树立估算的意识,可以采用凑整法,将每件商品的价钱进行凑整,最后估算出所有商品的总价,有了这种估算的意识,还能避免购物时收银员收错钱的问题。

四、培育学生的建模思想,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能够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还需要能够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育。本质上来讲,可以将数学模型理解为一种数学结构,借助特定的假设条件,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数学问题,数学模型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还能够使小学生借助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能力。在面对题目的时候,一方面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梳理数字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针对题目与问题答案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后续学生在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就能够依照之前所掌握的数学模型,用最短的时间找到相应的数量关系,进而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

例如:在《克和千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建模学习过程中完善数学思维水平,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秤及相关实物作为教具,使学生通过教具的展示作用进行建模学习,以良好的思维能力学习相关数学知识,进而促进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及综合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上起着基础性作用,只有把“地基”打牢,才能建起“高楼大厦”,才能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堂为抓手,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在知识、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得到发展,从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及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威威.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育策略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62.

[2]曹莹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63.

[3]张海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