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设计始终都是核心的事项,且不允许有任何差池。特别是在结构上,将设计做好显得更为重要,甚至对于工程而言,这都是要点,有着足够突出的价值。其重要是可以得到肯定的,但同时也有不小的难度,且显然要高于别的设计方面。所以,在进行时,务必要以原则为指导,对一些关键的因素给予足够的注意,这样才能妥善完成,不会有失误。
1.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1.1人本原则
所有建筑的适用对象都是人,所以一定要有人本理念,这样才能得到好的反馈,且效能可以更加突出。在设计中,这也是基本的原则,是优化任何一个细节的根本,所以不可以被舍弃。特别是结构,它决定了建筑的性能、形态、属性等,所以更要依照这个原则去进行,且不允许有偏差。这是一种理念,也是努力的核心方向,所以要将其融入到设计中,且能在细节上有所突显。具体的做法是,在进行设计时,应将需求作为一个导向,并考虑在后面的使用中,是否可以将其满足。将该理念付诸于现实,就能让成果是与原则相匹配的,也能让人对其足够满意,并从中得到最佳的服务。
1.2美观原则
美观已然成为了当下的核心要求,这是行业发展带来的进步,也是在这个阶段中要遵从的一个理念。从理论上讲,这是人本原则的一种在广度上的延伸,主要是为了匹配人们视觉上的需求,并将其变成常态,而不是仅作为特殊化的处理。而在需求的支持下,为了做到美观,就要从设计入手,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最能突出这种性质的做法。所以在结构设计中,为了做到这一点,要进行能适应人们审美的选型,这可以使成品看起来是美观的,且本身不会有缺陷。这样做能在美观上有优异的表现,特别是一些在这方面有较高要求的建筑,更加要求其在外观上的优秀。这就要求设计者去多做思考,并做出能突显出个性的设计,以此来契合美观原则。
1.3绿色原则
在如今的发展中,有不少的问题都显现了出来,特别是在环境以及能源上,这是很严峻的,且迫切要得到应对。在面对这些时,要在设计上做出努力,从该角度考虑,贯彻绿色的原则,这才能起到平衡的作用。在该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设计,是由实际意义的,但要找到好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在环保上有切实的反馈。这能让原则的价值得到突出,设计本身也会有对其的响应,基于此,将会有不错的反馈。当然,对途径的探究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找出其中最佳的,并真正用于设计中。即便是对材料的选择,也要将原则贯彻其中,这样才能突出“绿色”带来的效果。
1.4稳定性原则,
不论是怎样的结构,到最后都会涉及到应用,其价值也在其中得到体现,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而在应用上,除了在质量上要有一定的基础外,安全是务必要做到的。所以,要强调建筑的稳定性,这是对安全最有力的支持,如果做不到,就会由于这种缺陷,而无法被使用。在设计中,也是如此,要遵循该原则,并真正将其落到实处,这样才会生效。如果能将其做好,不仅结构得到了维护,工程也会处在足够稳定的状态下,大大削减了内在的风险。但原则只是作为一个约束而存在,其实际效力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仍会遇到不少的问题和因素,这要被妥善应对。这就要求设计者一定要对稳定性做出渗入分析,并找到能被用到实际的优化途径,这样才会有最佳的成效。
2.建筑结构设计应该注意的因素
2.1加强设计沟通
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长,且规模一般较大,所以要由几个单位配合来完成,并以各自的职能作为依据,进行任务上的划分。简单那来说,就是单位与部门有各自的职能范围,在设计中也是如此,要分别做好分内事,这是将其妥善进行的条件。但现实中,这几乎是做不到的,由于施工方承接了项目的主体,所以就无法突出别的单位,使其职能在多数情况下都是被搁置的。而设计也多以固定的形式进行,没有变通,也就更加使这些单位没有用武之地。但这也造成了各方没有沟通,所以不会去协调完成设计,进而使成果的全局性有所不足。即便这对进度是有益的,但会带来无法被割弃的隐患。而且全局性的缺陷,会反应在执行中,导致受阻甚至中断。另外,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标准也可能存在欠缺,让设计在落实后对质量形成负面的效应。针对于该问题,要做好设计的沟通,保证设计者以及单位之间时刻都在进行交流。这能确保设计是切实可行的,防止其中会有缺陷,进而对工程造成损害。
2.2恰当选择建筑结构类型
对于建设计而言,选型是关键的,这关系到成品效果的呈现,所以不允许随意进行。即便当下用到的几乎都是钢筋混凝土类型,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做出具体的分析。要从对项目的要求入手,找到最恰当的结构,比如对承载力做分析,选择一种能达到预期状况的类型,这能达到稳定性的要求。另外,对于节能来说,也要将选型做好,特别是整体的朝向,一定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这与能耗有很大联系。这些都是设计者要抉择的,且一定要足够合理,才能让结构得到增益。
2.3准确计算载荷大小
在进行实际的设计时,不能仅仅是基于理念去进行,而是要将所有的事项都落到实处,做好对应的控制,才会有好的反馈。荷载计算就是其中的要点,这个环节的意义在于提供最接近真实数值的荷载,这是设计中一定要用到的参数。其精度是否足够高,决定了将其使用后,结构在形成后能否稳定。所以设计者要给予充分重视,通过有效的措施,结合严谨的设计逻辑,对其精度进行维护,这能让数值更加接近现实。同时,无论是水平载荷还是竖直载荷,在精度上要一致,这才能达到良性的平衡。
2.4优化基础结构设计
在建筑中,基础结构的设计时不容忽视的,对别的结构而言,它相当于一个大体的框架。而在对全局的设计中,这也是关键项,与质量相挂钩,所以要设法做好,并做出优化。在进行时,要做出充分的考虑,从其可靠性角度入手,对其进行多个方面的强化,这能让成果更为优质,也能削减非必要的投入。特别是在稳定性上,更要得到强化,这是一切的根本,对建筑来说,这是效能的来源。
结语:在工程中,设计的意义是不能被替代的,这已然获得了共识,特别是结构,它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更要将设计做好,而且不能有瑕疵,否则会使其性能被削减。为了让设计有突出的效果,就要做到完全的规范,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是有难度的。而当下建筑结构在持续被优化,且复杂度在上升,这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在设计中,有更多问题要应对,且会造成影响的因素也在增加。所以,一定要对因素做出控制,这样才能使成果足够可靠。
参考文献:
[1]邱明.关于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城市建筑,2017,(14)∶57-58.
[2]秦晓亚.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因素解析[J].江西建材,2015,(2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