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和体育运动。高水平运动队作为一种重要的体育竞技组织形式,不仅能够为国家和地区输送优秀的运动员,还能够为学校带来荣誉和声誉。因此,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然而,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过程中,注重培养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同时也要关注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确保运动队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坚强意志、健康体魄、良好心理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要切实加强领导,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制定具体措施,从国家政策层面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责任,加强对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发展[1]。各级各类学校应把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和竞赛成绩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授予学位、评选“三好学生”、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等重要依据。
二、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训练条件
经费是学校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体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国家拨款,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同时,大部分学校还存在着训练器材短缺、经费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加大对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经费投入,不断改善训练条件,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经费投入。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保证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及活动经费的需求。
二是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所需器材、设备、场地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和奖励制度,为运动员参加比赛提供一个良好的竞赛环境,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进一步完善竞赛制度,优化竞赛体系
竞赛制度是学校运动队的根本。没有健全、完善的竞赛制度,就不可能有高水平运动队的存在。学校在组织高水平运动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健全学校竞赛制度
一是完善比赛项目设置,二是加强比赛的管理,三是调整竞赛时间,四是增加竞赛次数,五是扩大参赛人员范围。
2.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竞赛体系
一是在完善现有项目布局基础上,建立高中、初中、小学纵向衔接、各级各类学校横向联系的三级竞赛体系。
二是根据高水平运动队队员运动水平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以校际联赛为主体、以省级竞赛为补充的学校竞赛体系。
3.不断优化竞赛制度
一是完善运动员注册和报名制度,二是完善运动员训练和参赛计划;三是改进比赛规则和评分办法,四是建立奖励办法;五是严格执行处罚条例,六是对教练员的技术等级制度进行改革。
四、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
学校要创造条件,吸引一些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进入学校,或有志从事体育事业的优秀青年运动员进入学校。在聘用高水平教练员时,要优先考虑与学校长期合作的退役运动员,并尽可能聘用在学校执教时间长的教练员。同时,要加强对现有高水平教练员的培训,提高其执教水平。
目前,我国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学历、职称和科研能力都比较低,许多教练员甚至没有本科学历。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内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邀请国内高水平教练员来学校讲学、交流、指导等形式来提高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执教水平。
五、进一步拓宽高水平运动队生源渠道,为其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不仅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促进,更重要的是对我国体育事业和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高水平运动队不仅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人才,同时也能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因此,只有不断拓宽高水平运动队的生源渠道,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从“以人为本”出发,切实转变观念。各级领导要把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领导亲自挂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管理;同时要积极开展对教练员和学生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另外,还要加强对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最后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2]。
六、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健康发展
1.制定和完善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相关政策,将其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
2.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增加对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经费投入,重点支持在训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
3.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将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纳入本地区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政策支持的重点和方向,并予以支持和保障。
4.国家应将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并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优秀学生能够进入高水平运动队。
5.国家应重视和加强对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领导,并将其纳入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共同负责的管理体制中。
七、加强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科学管理
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新的形势下,学校体育工作要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工作的作用,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要在原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制度,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定出一整套符合学校实际和特点的管理办法,做到科学、规范、严格。通过制度来规范人们行为和思想,使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育人”单位。
结语
总之,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教练员、运动员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持续投入和不断创新,才能够实现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提高全民健身水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何勇.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向[J]. 中国成人教育,2018(19):72-73.
[2] 甘茂尧.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及发展探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