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指对公众的健康会造成严重损害的已经发生的疾病,或者将要发生的疫病,其中也包括职业中毒、食物中毒等[1]。据调查表明,我国最容易出现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地区就是学校,再加上学生的身体素质较之于成年人较弱,且免疫力和抵抗力不足,所以患病的几率非常大[2]。同时,学校人员密集,较为集中,一旦一个班级众出现一位患病的人员,就容易造成大片的感染,从而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3]。为此,为了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有效应对学校发生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学校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制定紧急应对措施,非常重要[4]。本文通过探讨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分析其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从本地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00例进行研究,分析传染病的类型、分布地区。所有资料均取自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国家规定划分所有数据的分类。
1.2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1)拟定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调查方案并发布。(2)成立调查小组,并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们进行资料查找。(3)前往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相关学校进行实地勘察,采取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4)基于已经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和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负责人进行交流与沟通。
对调查组的要求:调查小组的工作人员必须是专业的疾控人员,且具有丰富经验,在明确调查方式后,开展小组培训与学习;归档和保存数据时,必须由两名小组成员在场,仔细核对每组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
1.3观察指标
(1)传染病占比与类型;(2)传染病地区与学校分布。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27.4,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传染病占比与类型
在300例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乙脑疫情45例(15.00%),手足口病135例(45.00%),流感65例(21.66%),水痘45例(15.00%),风疹5例(1.66%),腮腺炎5例(1.66%)。见表1。
表1:传染病占比与类型
2.2分析传染病地区与学校分布
在300例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40例(13.33%),高中77例(25.66%),初中79例(26.33%),小学82例(27.33%),幼儿园22例(7.33),其中小学最严重,幼儿园传染病发生率最低。见表2。
表2:传染病地区与学校分布
3.讨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是指由于不明原因,导致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疫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性事件,这种突发性事件会严重损伤公众的健康,因此被叫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成因与种类具有多样性、分布具有差异性、传播范围较高、危害性较为复杂。同时,要想完全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需要非常综合的治理[6]。其中,最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中毒情况、食源性疾病情况[7]。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频率较高,发生后的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必须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在客观因素方面,主要分为两种,即学生方面与学校方面。就学校角度而言,学校的空间是较为封闭的,且校内人员较为集中、密集,不论是教师与学生间还是学生与学生间,其接触都是非常密切的,一旦其中某个人染病,就非常有可能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导致疾病快速扩散、蔓延[8]。(2)防控因素: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对于传染病的危害性都非常不重视,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学校方对传染病的认知程度不足,重视程度偏低,导致在传染病预防给机制上,并没有建立有效、全面的机制进行预防,同时,学校设立的传染病检查制度也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导致检查制度沦为形式,没有落地。除此之外,在学校内,一旦由学生因病缺勤,学校都会仔细询问学生的病情状况,也不会详细的向卫生部门进行上报,当发现是传染病时,已经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传播和接触[9]。(3)监督因素:在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我国大多数学校在处理事件时,往往都存在着明显的滞后和缺陷,如疫情发生后,学校先要进行逐级上报,上报过程就会消耗大量时间,从而导致错失了最佳处理事件的时间,尤其是在乡镇级区域,卫生院自身就存在着应对不及时的问题,此时如果学校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逐层上报,那么必然会措施事件处理的最佳事件,这就导致传染病疫情的控制更加困难[10]。
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措施:(1)完善应急机制:1、一般突发事件方面:对于一般突发性疫情事件,需开启三级响应,其包括当地教育机构需即刻实施二十四小时的值班制度,同时增强情况通报工作;组织专人落实防治疾病措施,学校方需做好应急准备;学校要在能确保正常运作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集体活动的开展;加强追踪管理,持续追踪感染者,并对其进行相关管理,根据卫生部的要求,仔细处理好病患者、感染者的排泄物,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并严格消毒病患者、感染者所使用的物品。2、重大突发事件方面:对于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开启二级相应,其包括当地机构要加强宣传力度,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学校方要每日安排体温测量,检测师生的体温;管理和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做好隔离;加强校园进出人员的管控,防止校内人员外出,控制校外进入人员的数量;维持好学校的基本运转,保持运转状态处于正常状态,取消集体活动或者最大程度减少集体活动。3、特大突发事件:对于特大突发事件,需开启一级响应,其包括进行封校管理,除特殊情况或者除得到授权以外,一律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注意人员流动,掌握人员流动动向,针对身体出现异常的人,应该要求其及时就医;禁止校内一切集体活动;全面做好校内物品的消毒工作,严格把控消毒工作;每日学校必须做好汇报工作,及时向卫生部门、教育部门进行汇报;事件过于严重时,学校需全面暂停教师工作与学生课业,直至事件危险解除。(2)落实疫苗接种工作:各级部门需要建立应急机制,同时保证该应急机制长期有效,指派专家专门负责处理学校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确保其不会向外扩散;各乡镇还需要成立针对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机构。除此之外,卫生部、学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要保持长期合作,建立并完善预防机制与应急处理机制[11]。据有关研究指出,给未成年人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能有效预防大部分流行感冒疾病,同时经大量实践证实,队易感人群进行传染病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传染并的传播和产生,确保95%以上的接种率,能形成稳定、强大的防疫体系,大大增强预防的有效性。(3)控制措施:当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例时,学校、相关部门需要立即按照有关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具体措施如下:隔离患病学生,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具体的隔离时间,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而定;若仅仅只是疑似病例且未确诊,则需要尽快明确其病情状况,在患者未被确诊前,学校方要做好隔离工作,做好密接人员的排查工作,同时尽快安排医护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排查其他病例,一旦发现还存在其他病例,则立即进行隔离,全方位阻断传染源。在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学校方要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对患病者所使用的物品、活动过的场所等;针对病情确定,并返家治疗的学生,要动态了解学生的病情状况,配合卫生部门,加强校内疫情预防工作;针对病情康复而返校的学生,要做好学生的检查工作,避免其携带传染病病原体进入学校。在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或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全面做好各类物品的消毒工作和杀菌工作,若发现校内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的学生,要及时安排其就医检查,同时暂停该学生的课业,要求其返家治疗,直至完全康复,才可返校[12]。
结果显示:在300例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染病类型方面,乙脑疫情45例(15.00%),手足口病135例(45.00%),流感65例(21.66%),水痘45例(15.00%),风疹5例(1.66%),腮腺炎5例(1.66%)。地区与学校分布方面,大学40例(13.33%),高中77例(25.66%),初中79例(26.33%),小学82例(27.33%),幼儿园22例(7.33),其中小学最严重,幼儿园传染病发生率最低。
综上所述,在预防控制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要加强自身各项防控能力,做好防控管理,落实防控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俊卿,宋晓辉.洛阳市2007-2021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22,33(6):709-710,735.
[2]姚建香,汤玲,顾敏华,等.2014-2020年江阴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2,38(7):651-654.
[3]杜明.2014-2020年无锡市滨湖区学校及幼托机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2,33(8):601-603.
[4]赵连好.2016-2021年连云港市海州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J].江苏预防医学,2022,33(5):580-582.
[5]吴佳慧,吴惠,徐恒森,等.2010-2020年常州市武进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J].江苏预防医学,2022,33(5):583-584.
[6]王军,龚地萍.2010-2019年重庆市万州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2,36(1):94-96.
[7]王心怡,吴昊澄,鲁琴宝,等.2012-2021年浙江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分析[J].预防医学,2022,34(9):870-875.
[8]卞丽娜,蔡群,徐林林.2011-2020年无锡市惠山区学校及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校医,2022,36(8):599-602.
[9]解琴,王涛,李志伟,等.2010—2021年镇江市丹徒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22,20(6):317-320.
[10]吕秋莹,曹彬,陈志高,等.2016-2020年深圳市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2,38(5):440-443,447.
[11]黄彬鋆,盛晟,李海霞.2015-2020年无锡市新吴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22,38(14):1974-1977,1981.
[12]姜晓峰,郝慧霞,秦圣洁,等.内蒙古自治区2017~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0):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