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斯琴其木格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斯琴其木格,.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284.
摘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对于提高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美育理念与教育政策相结合后,美术教育得到各级学校的普遍重视,并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并进入了一个非常迅速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DOI:10.12721/ccn.2023.157284
基金资助:

前言: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相关的操作技巧,更是一项重要的文化知识。因此,在美术教学这个大舞台上,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理解存在于美术课程中的多样性。

一、引领学生参与课堂中发挥学生个性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一般是老师给孩子们做一个示范,让他们去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总是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的创作变得单调、缺少灵魂。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状况,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画出千姿百态的美术作品。比如,在指导高年级学生时,老师就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特点,让学生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出未来机器人的作用,并在纸上画出《哆啦A梦》。在学生们完成了自己的画作后,老师会随机挑选几个人的作品,让他们自己去欣赏,久而久之,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情绪感知能力就会得到加强。

二、丰富美术教育内容充实课堂体验

当今,由于受教材和相关技术因素的影响,美术教学的表现水平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对小学美术教师要从多角度认识美术教育的发展问题,使之与时代发展趋势相适应,为其提供更加贴近其生活需要的美术教育,激发其美术学习热情,促进其深度成长。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美术知识的传授,还要体现在美术教学中,同时,在美术素材和绘画技法的变化中,老师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的思想发展,让他们明白该怎样运用所学来充实自己的人生,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们欣赏不同风格的战疫作品,从而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增强他们的主动性,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消化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和观看战疫作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触动,进而将其表达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这样必然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三、开展多种美术教学活动,展现主体地位

为了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绪认识得到有效的加强,教师必须加强对美术的运用,通过多媒体、 PPT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气氛,丰富课堂环境,让学生展现出美术课程的魅力,此举不仅能够重点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传统的课堂上,美术教育的资源十分稀缺,一般都是通过课本、图片等方式进行,教师在运用这些工具时,很难体现出美术的独特美感,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声音、文字等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和创造力。

四、着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优化教育形态

“美”是指对“美术”的生成进行评估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意识,不能替代学生的感受与认识,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多元的对比与探讨,使学生在体验、思考、判断中体会到美术的快乐,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实践中,教师要尽量放慢教学进程,让学生体验到美的因素,并以此为最终目的来培养美育意识。比如,在进行美术教育时,老师可以从“描绘老街”这一主题入手,向学生们展示与老街相关的多媒体图片,并将相关的诗句融入到学生们的脑海中,让他们感受到老街的韵味,从而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创造性。

五、开展美术拓展活动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高质量的美术教学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水平,又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美术教师在加强小学美术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美术教育。小学美术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在班级和年级之间建立一个美术团体,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美术兴趣。另外,各学校、美术老师要重视美术教学资源的整合,定期组织小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又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充实他们的课外知识。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我一直在积极地进行着美术的扩展。比如,我在上个学期就带领同学组成了一个美术兴趣团体,把团体分为素描、水彩、创意插画、素描等。在小组里,同学们可以交换一些技巧方面的经验,这对提升美貌有很大的帮助。另外,针对一些未来想要学习美术的同学,我会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为他们奠定一个很好的美术基础。同时,我将会带领有意学美术的同学们了解中国和国外的美术史,让他们在技术与理论上的结合上,形成一种很好的美术基础。

六、重视课堂管理

在小学美术课上,教师要有一定的威信,一些学生由于个性顽皮,容易在课堂上表现得过于活泼,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美术的学习,必须要有一个放松的氛围,但是,这并不能让学生们无法无天,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管理,不但会对学生的美术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让他们养成不良的教学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个清晰的规范,不能放纵学生的过度活动。

在日常的小学美术教育中,我尤其重视对班级纪律的管理。例如,在“奇怪的梦”课程中,我在上课前就设定了一个清晰的教室纪律,严禁在教室里随便说话。另外,为维持美术教室的活泼气氛,我将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同学们在小组里分享自己对“梦”的看法,并在画完画后与同学们进行简单的交流,让同学们在画完画后与同学们进行讨论,既能让同学们互相监督,又能有效地防止同学们在教室里窃窃私语、走动。总的来说,美术是一门美术课程,在学习上的确要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但是“轻松”也是有限度的,所以美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

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

由于小学生接触的东西相对较少,他们对未知的事情全靠自己的想象,他们的思维模式也是天马行空的,所以老师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以自己的方式去呈现他们内心的真实。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想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画技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效果,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的画作,特别是那些有创意的画作,要给予肯定和赞扬,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并满足他们的个人需要。

总结:总之,美术是以对应的物质材料,以形体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有意象的美术形态。美术教育是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促进学生基本的美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有关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树立更加全面的教育理念,从多方面入手,实现教学理念的优化,推动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徐文婷.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38-139.

[2]管弦.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92-193.

[3]万阳卓.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初探:以涞水县王村乡六所小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3):371-37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