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质量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协调活动,主要是针对质量进行控制和指挥。关注的是产品自身的质量以及实现质量的方式。为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要从质量控制策划等多个方面入手,做好每一项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包含了实现目标质量方针等不同要素,能够提供产品,或是给予相应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流程,以便于顺利的实施管理工作。所以要在客观测量的过程中,利用“PDCA”重新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2基层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带来的改变
2.1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规范了气象观测的整个过程
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以前,基层气象台站严格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相关技术规定,开展气象观测工作。而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以后,全面的识别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气象观测过程,并详细的把控整个业务过程,其中还涉及到了管理过程和支撑过程等等。并针对这些过程制定了相应的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相关规范制度和记录表等。在气象观测质量体系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其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以及所属导向等不同的方面。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其中的设备、数据等多个方面,从而有效提升整体观测质量。
2.2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引入了基于风险的思维
质量管理体系引入了基于风险思维的风险和机遇管理。年初,集中分析讨论观测业务存在的风险,比如:当地社会环境、自然灾害、设备管理、人员管理、重要的变更等方面,特别是当地特有的风险和重大变更(如新观测标准、新管理制度、新组织机构、新设备)带来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加强业务检查、建立对识别风险的应急预案,按要求启动和演练,对每次演练进行总结,在应急预案演练记录中加以评估。
2.3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严格遵循PDCA方法
要想让整个气象质量观测体系能够高效的运行,就必须要遵循PDCA 方法。在运行的过程坚持及时改进、应用策划、实施等多方面的理念。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在执行的.过程中,更要严格地遵循策划的内容,开展相关的工作。,只有不断地改善,不断地完才能够应用在体系策划中,从而提升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对于基层气象台站来说,省级质量管理平台搭建完成,只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作业指导书严格遵循PDCA方法实施和持续改进并保存好相应的成文信息。
3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3.1缺乏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有效支撑
调整改革内设机构,在设置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利用综合观测业务流程代替传统的观测手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更符合管理的组织机构。在国、省、市、县四级观测领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标准。虽然近些年来在不断地调整改进,但管理工作依然缺少系统性,管理过程也不够流畅,这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3.2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机制不健全
当前的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业务,在基层台站基本上就是兼职的内审员的事情,领导了解重视程度还不够,全员参与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基层兼职内审员二次培训、传达落实情况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部分基层台站错误的认为质量管理体系只是内审员的事情,内审员按照相关文件和规定上报好材料就行。
3.3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升
在大多数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中,内审员大多都是技术骨干兼职,更加注重专业技术能力,而对于气象观测质量管理工作了解较少,尽管进行了关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必要培训,但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能力任然需要提升。
4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4.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保障机制
结合基层气象观测特点,建立自我完善机制,从不同层级的检查、反馈、监督、改进等多方面完善制度建设,增强持续改进能力,实现气象观测质量全过程追溯。建立高效的组织运行架构和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模式,建立高质量人才队伍,确保有效执行管理体系条例。引进先进的国际标准管理模式,从战略高度全面梳理观测管理体系,优化关键环节,促进气象质量管理规范化、合理化。还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通过检查、评审、改进的模式,形成管理机制业务闭环,优化观测系统改进能力。
4.2构建现代化管理流程和新型业务
传统气象观测技术与通信技术,是当前气象观测业务流程构建的基础。在这个业务流程中,基层台站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并且缺乏专业气象工作者,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导致在气象观测数据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效率也较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这对观测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现实需求,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管理流程,重构当前的观测业务流程,压缩其中环节,提高气象观测业务管理的集约化水平。
4.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机制
要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就需要完善观测质量管理的审核和反馈机制。质量管理审核需要通过由外部审核和内部审核共同连接,外部审核即借由第三方符合国家规定的机构来进行,内部审核则要建立起严格的标准和流程,这种“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的质量控制机制也是PDCA方法中检测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进体系有效运行。要真正发挥审核效益,需要严格落实每个环节,组建规范专业的审核团队,严厉打击走形式的工作方法。
4.4科学管理,提高队伍素质
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工作中,组建具有专业技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至关重要。基层气象部门需要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主要培训理论知识、如何面对紧急情况、如何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等。通过系统的培训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气象观测质量管理员工的道德水平、职业素质,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管理能力。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中,建议基层气象台站应设立2名以上内审员,其中一名应由分管副局长或局长担任,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既懂得专业业务,又精于管理,使得全体气象管理工作者能够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意识,推动气象业务的整体发展。
5结语
气象观测质量体系是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要保障,其建立和完善对于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加强对气象观测质量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完善和提高气象观测质量体系,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基层气象部门要从源头上保障气象观测的顺利实施,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质量审核和反馈机制、构建现代化管理流程和新型业务、提高气象观测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准,保障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观测质量,向国际标准靠近,共同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芬.关于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J].科技风, 2019(33):1.
[2]陆燕.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3):2.
[3]杨艳, 戚玉梅, 张世昌.气象观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思考[C]//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气象高质量发展. 2018.
[4]郭春辉. 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思考[J].河北农机,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