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质测绘工程发展特点
地质测绘工程发展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测绘新技术应用创造可能。新技术不再采用人工的方式测量地形,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地质测绘影响,应用新技术可以实现对复杂区域的精准测绘,测绘效率得到提升,具备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自动化是指应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对地质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可以自动对图形数据资源予以分辨整合,减少人力的使用;高精度是指测量设备应用效果好,基于设备数据分析结果,绘制地形图,可以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会产生精度问题;高效率是指大范围测绘工作,在几天内即可完全采集地质测绘数据。信息系统可以分析和处理数据,相比传统人工绘制而言,效率显著提升。
2地质测绘工程新技术应用研究
2.1在地质测绘工程中三角测量技术的应用
由于区域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测绘工作易受到影响。根据区域地质特点和地质特征,为使数据采集过程适应区域多个地质结构同时采集数据要求,应用空中三角测量技术。将三角测量技术与无人机航拍技术结合到一起,在合理进行参数设计和间距设计的基础上,对三角测量点进行确定。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一些比较复杂或者地质结构比较特殊的区域,可以减少测绘的误差,提高测绘精度。测绘人员首先在测量区域规划边缘区域,在航空拍摄的范围内设置加密点,遇到地质结构比较复杂的区域,图像数据的识别存在难度,可应用该技术手动对数据调整,确保测量效果满足地质测绘工程的质量需要。
该技术应用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对数据格式规范统一,案例中根据需求将影像信息格式设定为JPG格式,并将其储存至系统,通过调整摄像设备焦距,对采集数据的过程进行优化,设备在规划区域内采集的数据会自动进行,方向和线路等也得以明确。该技术应用需要辅助应用软件,软件系统作为数据采集的重要支撑,实现对三角测量的调整控制,通过自动定向功能,减少图像数据中的多余像点,实现区域图像的连接。
2.2在地质测绘工程中测量控制技术的应用
数字测绘技术作为新技术应对测量区域的高程分布点加以控制,为确保测控点区域的全面性,减少布点的局限性,根据比例合理设置测量区域。
测控点位的选取,需要根据被测地形的平整度进行优化,测量单位应满足《航空地质测绘工程技术标准》。本文案例中测绘人员综合考量各点位联系,在减少重叠的基础上设计72个测量点位,位置确定应用GPS技术和RTK技术,结果比较精准,点位布置十分合理。
2.3在地质测绘工程中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
应用新型数字化技术,实现对区域地质测绘,辅助应用信息系统和软件技术,采集和处理数据。为确保数据传输有效性,数据采集以通信技术应用为基础,实现数据科学传输。考虑到数据传输过程容易受到安全因素影响,对区域通信网络加密处理,并采用非定向数据测量方式,使数据完整性得到保障。
数据采集和处理环节是数字化技术在地质测绘中应用的基础,采用立体化的数据采集技术满足地质测绘工程的需要。基于数字化设备的合理应用,实现数据采集,基于通信网络打造,完成数据传输,测绘人员负责审查数据,确保数据采集过程符合需要。为了确保数据完整性,采用合适的技术储存数据,在储存过程中,不会影响原始数据清晰度。因此,测绘人员需要重点对区域图像数据全面核查,为保证地形图绘制完整性奠定基础。
2.4在地质测绘工程中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
地质测绘工程应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对地质地形参数进行采集、分析,具体方法为在无人机上安装高精度的数字数码摄像机,从不同角度采集地形特征图像。地质测绘比例尺参数设定为1∶500,但摄像装置图比参数为1∶2500,精度更高。
确定地质测绘比例尺后,应用航拍仪,为确保地质测绘工程应用效果,对航拍仪参数调整、控制,数字航拍仪作用是采集图形数据,并按照实际情况,调整主距参数,在合理分区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测绘工程。测绘人员在设计调整完成后,予以检验,确保在投入使用后,精度满足要求。
由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可能会受环境因素影响,在工程开展之前需做好天气环境监测,合理控制航拍时间。测绘人员选择在天气晴朗,但光线不是特别强烈的环境下开展测量,以减少环境因素对测绘精度造成的影响。在航拍设计过程中,为确保航拍设备采集的地面数据信息准确、充分考虑环境天气与地形关系,在对区域科学划分基础上,完成数据采集。
测量工作最好在春天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春天光度良好,且亮度适中。区域地形表面积雪融化,测绘人员在考虑光照强度、景物色差基础上,对设备感光度、亮度等参数予以调整,设置胶片参数,减少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无效数据。
将数字摄影技术应用到地质测绘工程中的数据采集程序中,应结合测绘需求,按照比例尺控制无人机设备的飞行高度、飞行角度。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无人机飞行参数控制,应以倾斜角和图像数据重叠度为基准加以调整,图像数据的弯曲度应符合要求。为确保地质测绘过程中采集图像数据的清晰,可适当应用效果增强技术,提高采集图像数据的清晰度,对图像边缘效果予以优化。
2.5在地质测绘工程中图形修正技术的应用
图形修正技术可以确保地形图精度。测绘人员基于信息系统实现图形数据修正,并对图形加以编辑,将其作为地形图编制基础。采集图像中涉及建筑物及其他公共设施区域,可采用正交化图形修正技术,对线条优化设计。考虑到采集图形精度与图形修正内在联系,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将修正、编辑后的数据图形应用于图形控制。图形修正和编辑,是确保图形精度,满足测绘图绘制需要的过程,如果采集数据精度不足,无法实施图形修正和编辑,则需要重新采集图形数据,保障模型中图形数据的精度。
由于数字测量应用设备对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其间可能会受到建筑环境因素影响,无法直接获取地形数据,区域内高层建筑或其他设施可能会遮挡、覆盖地质环境,采用图像修正和编辑技术,在明确区域位置信息、地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绘制,若其数据采集存在难度,则可以重新测量,作为地形图绘制的补充部分。
3浅谈地质测绘技术应用的效果
基于数字摄影测绘技术的应用,辅助应用联测技术、三角测量技术、DOM技术进行优化。地质测绘结果显示,采集的图像数据信息比较全面,即使在复杂的地质结构之中,也可显示图像数据。基于测绘模型的构建,实现对采集数据的科学整合,绘制的地质图形可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测绘工程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很高的要求,而大面积的地形图的制图难度大,耗时长。为了保证地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地勘工作的效率。各种技术的应用效果和环境要求都有很大的差别,对新技术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裴晨曦.地质测绘工程的发展特点及新技术运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1,(19):178-179.
[2]李楠.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新技术的运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0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