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质量反馈护理用于慢阻肺护理中效果及护理依从性研究
周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文,.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用于慢阻肺护理中效果及护理依从性研究[J]. 护理研究杂志,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333.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慢阻肺患者开展双向质量反馈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选取54例,均于2023/02-2023/12参与研究,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参照组、研究组,开展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肺功能指标,护理前对比p>0.05,护理后对比p<0.05,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更优;护理依从性,研究组更优,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开展双向质量反馈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慢阻肺护理依从性
DOI:10.12721/ccn.2024.157333
基金资助:

吸烟人群的增多、大气污染程度的加重以及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均导致现代社会中呼吸系统患病群体人数的增多,而本次研究中的慢阻肺则是其中的一种,且病情迁延难愈,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避免肺部的进一步损伤。而在漫长治疗的过程中,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良情绪,且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较多,如自护能力不足,极易导致病情加重,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1],遂科学的护理服务十分关键。为了探究有效的护理模式,本次进行如下研究流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中抽取54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时段:2023/02-2023/12,并依据随机法将其分别纳入至参照组与研究组。

参照组:患者男、女分别有13例与14例,年龄范围:40岁-78岁,平均(58.14±2.31)岁;患病时间:1年-5年,平均(3.81±0.21)年。

研究组:患者男15例,女12例,年龄范围:42岁-79岁,平均(58.35±2.22)岁;患病时间:2年-5.5年,平均(3.99±0.14)年。

上述资料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建立档案,遵医嘱用药,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2]

研究组:双向质量反馈护理:(1)建立小组:由科室经验丰富的人员组建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带领统一培训,明确双向质量反馈理念和护理要点,并查阅相关文献,制定初步护理计划(2)护理干预:监测生命体征;完善档案内容;一对一交流,加强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遵医嘱科学用药,强调合理用药的必要性,并做好药物监督工作,保证用药安全;根据患者的肺部功能情况和机体耐受性,选取适宜的运动方式,坚持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改善机体耐力和肺活量(3)总结问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整理患者的意见,了解患者的需求,开展小组会议,改进护理内容(4)循证依据:待改进内容落实2-3d后重新收集意见,观察护理效果,并查阅文献,进一步完善(5)监督:护士长密切监测小组成员的护理情况,纠正不规范的行为(6)出院护理:做好交接工作,强化患者和家属的自我护理等认知水平,保障家庭护理质量,并留取联系方式,加强随访,及时给予专业指导,解决患者院外的问题[3-4]

1.3观察指标

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FEV1/FVC。

护理依从性:利用我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为百分制,涉及内容包括:合理用药、规律饮食、心态调节等内容,分值在90分及以上,则为完全依从、60-89分则为一般依从、低于60分则为不依从。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临床统计学软件整理,以SPSS25.0版本为主,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则通过卡方处理,如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

详见表一,肺功能指标,护理前对比p>0.05,护理后对比p<0.05,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更优。

表一  肺功能指标  (x̄±s)截图1741069058.png

2.2 护理依从性

如下表二所示,护理依从性,研究组更优,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表二  护理依从性 n(%)截图1741069069.png

3讨论

近年来,慢阻肺的发病率显著提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中老年群体呼吸系统健康的主要病症,由于该病症难治愈,反复发作,且生活中存在诸多的风险因素,使得患者常出现不良情绪,遂在对症的医疗操作基础上,应重视护理服务。然而常规的护理内容多以执行医嘱为准,且缺乏反馈系统,不能及时评估护理的效果,无法及时改善,遂干预效果达不到理想的阶段,而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其以小组的模式展开护理,并在护理服务一定时间后经调查的方式,了解护理的效果,搜集患者的意见,明确不足之处,不断的完善,再辅以护士长的定期监测,可全面落实院内的护理服务,并于出院时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和院外随访,可全面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打破空间性、时间性,适宜慢性疾病。

综上所述,慢阻肺应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护理质量,有助于抑制病情的发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姚,侯璐莹,王延萍.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3,47(12):2000-2001.

[2]陈密真,邱彩缎.接纳-承诺理念护理模式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3,42(34):127-130+13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