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技术乡镇畜牧及措施
曲德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曲德才,. 养殖管理技术乡镇畜牧及措施[J]. 当代畜牧兽医,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7036.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村改革也迫在眉睫。为了更好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乡镇发展畜牧业,促进畜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乡镇畜牧业发展已经逐步走上正轨,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了。但是,随着畜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说明了当前乡镇的畜牧业技术不断发展。但是,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在不断的实践考察中,也发现了当前乡镇畜牧业管理技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进行解决。接下来,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当前阶段乡镇畜牧业管理技术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措施来对乡镇畜牧养殖管理技术进行优化。
关键词: 乡镇畜牧业管理技术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036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经济也逐渐的登上历史的舞台。也逐渐的成为,乡镇农业经济的重头。农户们在畜牧业养殖的过程中,获取到更高的经济收益,就开始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牲畜养殖数量,以便谋取更高的利益。但是,在乡镇的的畜牧业发展过业管理程中,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接下来,将从多个角度,来对于乡镇畜牧养殖管理进行分析。

一、乡镇畜牧养殖管理技术现状

由于乡镇的养殖户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先进的畜牧管理技术不够了解,也成为了造成以下问题的导火索。养殖户在发展大规模养殖的同时,也面临着引种不规范、饲料种类不全、防疫工作没有做到位等问题,这对畜牧养殖效益造成了最直接的影响,甚至导致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与蔓延,也对畜牧养殖产业的持久发展,以及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有一些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基层畜牧养殖的管理,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使畜牧养殖产业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乡镇畜牧养殖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1、引种不规范

在畜牧养殖管理当中,引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当畜牧养殖产业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养殖户为了使自己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于是频繁的从外地开始引种,可是,引种过程中的检疫检验并不科学,也不规范,导致很多带有病毒,或是已经患病的畜禽引入到了养殖场内,进而使养殖场内出现传染性疾病。还有些养殖户由于考虑到自己的成本问题,便在那些不具备任何资质的畜禽养殖场内进行引种,然而,所引进的品种与该品种的生产性能并不相符,整体的生产性能明显下降。如果想要更好的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就必须要做好畜禽引种期间的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及到场后的隔离观察,但很多的养殖户都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引种之前并没有把要引种的事情想当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上报,也没有对产地检疫

2.饲料种类不全

饲料的种类和品质直接决定了畜禽养殖是否成功,不管是集约化养殖场、规模化养殖场,还是中小规模的养殖场,养殖成本当中,饲料都会占在70%以上。如果饲料的价值得不到保证,不能合理的搭配饲料,饲料种类单一、不齐全,就会在养殖过程中使畜禽一直处于营养失衡的状态,也无法满足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直接影响到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也会使疫情传播蔓延的速度加快。近几年,很多中小规模的养殖场在选择饲料方面,都存在着随意性,这使得饲料的营养价值无法得到保证,无法根据畜禽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科学的配制饲料,阻碍了畜禽的健康生长。

3.防疫检疫工作没有做到位

保证畜禽能够健康生长的一项重要环节就是动物的防疫检疫工作。但这项工作的系统性与技术性较强,有很多养殖户的养殖水平也不高,所以养殖技术的操作不够规范,全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对畜禽进行免疫接种。有些养殖户觉得只要是畜禽可以正常进食,不出现临床症状就算是健康,不需要进行疫病的防控及接种。但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的疫病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很多疫病甚至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虽然死亡率不高,可是会让畜禽反复发病。如果没有提前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就会使疫情进一步蔓延,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三、养殖管理技术乡镇畜牧的措施

1、严格控制好引种这一关

在畜禽养殖生产中,首要环节就是引种,所以,需要在源头上控制好畜牧养殖的质量,严格控制好引种这一关。一旦需要引进新品种,一定要做好其性质的测定,保证引进的畜禽品种性能优良,以此来确保养殖产品的质量。在引种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疫情传播要尽量以本地品种为主。如果需要引进外地品种,必须要做好前期做很好调查,层层把关,不允许有带病毒品种进入养殖区。在引种后要对新品种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待没有疫病后,方可大群饲养

2、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

饲养过程中要实现饲料的种类多样化,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畜禽各自生长发育的需求,使饲料的转化率真正得到提升,也能够在饲养成本降低的情况下,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首先,可以采用标准化饲养管理模式,如果在有条件而且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一套投入品等级制度;其次,在配制饲料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而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最后,制定出一套科学的饲养计划,根据畜禽每天的消耗量及具体生长阶段所需来提供饲料,确保饲喂的数量和营养。

3.防疫检疫规范化

免疫抗体进行跟踪检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定制出针对性的免疫程序,而这套免疫程序必须要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起到提高畜禽免疫工作的效果。首先,按照疫苗说明书上关于接种方法和使用剂量的要求来接种疫苗,使免疫的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其次,禁止滥用兽药。必须在对疫苗功效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结合畜禽疫病的实际情况进行接种,如果养殖户缺少专业技术,就要先让兽医进行诊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合理用药,这样也不会出现盲目用药的情况。

.4.增强绿色生态养殖

基层地区的传统畜牧养殖业的养殖模式一般以小规模、散养制为主,养殖人员没有及时清理动物排泄物及其他排污物,这样的养殖模式严重影响动物的健康生长及疾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规模化养殖的进一步落实及发展。安排专业人员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规模化养殖理念及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的推广与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养殖户的现代化养殖水平,使其能运用科学、绿色、无公害化的手段处理动物养殖中的排泄物,确保动物生长环境,提升养殖业经济效益。

四、总结

做好乡镇畜牧养殖的管理工作,可以使畜牧养殖产业尽快实现规模化。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要不断的深入到基层,深入到养殖户当中去,对每一个地区养殖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做到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的工作当也要对畜禽养殖管理存在的。综上所述。基层畜牧养殖场应当转变传统的养殖模式、不断提升养殖管理水平、顺应畜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形势、在推进养殖场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帮助农民创收。

参考文献:

[1]陈宇.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的现状及对策[J].农家致富顾问,2017,0(22):26-26.

[2]任锋.畜牧兽医站对规模养殖场防疫工作的监管措施[J].畜禽业,2018,29(6):76-76.

[3]陈柯.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J].农村科学实验,2018,0(12Z):78-78.

[4]汪杨.农村散养家禽疫病的防控措施[J].兽医导刊,2021(23):75-7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