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升路径探究
刘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宁,. 新时期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升路径探究[J]. 软件工程研究,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094.
摘要:
新时期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需要寻求新的提升路径,以应对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本文将从产业现状、发展机遇、挑战分析以及提升路径等方面,对新时期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行探究。
关键词: 数字经济软件服务信息技术
DOI:10.12721/ccn.2024.157094
基金资助: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正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其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尤其是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攀升,企业对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求愈发迫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在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在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更是被赋予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国家产业振兴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它的发展不仅关乎我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更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壮大,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注入新的活力。

1、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发展状况

辽宁省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在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将从产业规模、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对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状态进行全面分析。首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从业人员规模持续扩大,软件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尤其是沈阳市和大连市作为全省软件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其软件业务收入占全省总量的比例逐年提高,对全省软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此外,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高端软件产品和服务比重逐步提升,为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次、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是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动力。近年来,辽宁省在软件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方面,辽宁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软件技术和研发资源,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辽宁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目前,辽宁省已拥有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软件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再次、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政策是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辽宁省政府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辽宁省政府设立了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同时,辽宁省还加大了对软件产业的税收优惠力度,降低了软件企业的税负负担;此外,辽宁省还积极推动软件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软件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发展困境

2.1产业结构的老化

在辽宁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产业结构的老化问题愈发凸显。特别是其软件产业,长期以来主要聚焦于传统的软件产品开发,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仿佛一座坚固的城堡,却也在无形中束缚了其发展的翅膀。这座城堡虽然坚固,但内部的动力却逐渐减弱。软件产品收入固然为辽宁的软件产业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平台上,这座城堡似乎已显露出岁月的痕迹。依赖软件授权收益的模式,如同一位年迈的战士,虽然经验丰富,但在面对新兴势力的冲击时,已逐渐显得力不从心。更令人担忧的是,系统集成和信息化解决方案业务的不足,使得辽宁的软件产业在市场的快速变化中显得捉襟见肘。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市场对于综合性、创新性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辽宁的软件产业却似乎还在原地踏步,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辽宁的软件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不断创新、拓宽业务领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堡,恐怕将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2.2创新研发能力的薄弱

在大数据的洪流中,我们不得不正视辽宁省软件企业在创新研发能力上的薄弱。这个时代的步伐已经由传统的生产模式转变为数据驱动,对于每一个行业,特别是对于软件产业来说,数据导向的创新研发能力已经成为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然而,辽宁省的软件企业似乎在这股浪潮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经济的下行压力如同一座沉重的山峦,压得企业和政府喘不过气来。研发投入的显著下滑,就如同这片肥沃土地上的雨水稀少,使得数据导向的创新研发之花难以绽放。企业和政府的经费紧张,导致了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变得捉襟见肘。这种局面,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辽宁软件产业的咽喉,使其陷入困境。在这种背景下,辽宁省的软件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中寻求突破,努力提升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然而,这并非易事。他们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寻找新的增长点。他们需要在人才短缺的困境中,培养和引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他们还需要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寻求新的发展方向。辽宁省的软件企业在创新研发能力上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克服这一难题,他们才能在大数据的时代中立足,迎接未来的挑战。

3、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发展困境

3.1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

政府应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技术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投身到软件和信息技术业的发展中来。同时,应加强对软件和信息技术业的监管,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打击不正当竞争和侵权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软件和信息技术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辽宁省应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一方面,应加大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加强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另一方面,应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辽宁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对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3.2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是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辽宁省应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一方面,应支持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应支持企业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软件和信息技术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辽宁省应加强产业协同,形成集群效应。一方面,应加强对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的规划和布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另一方面,应鼓励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4结语

未来,辽宁省将继续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企业。同时,辽宁省还将加强与国际先进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江小涓,孟丽君 .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J].管理世界,2021(1):1-19.

[2]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20):16-3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