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信息通信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而通信行业与现代化市场经济之间的发展属于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实际上,通信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繁琐性,涉及到诸多工作内容,并且还包括很多技术方面的细节内容,这就明显加大了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要想促进通信施工水平的全面提升,有必要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到通信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实现通信工程的信息化建设。
1、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1.1提高行业竞争力,实现有效成本管理
目前,随着通信市场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通信工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逐渐增大,对此,在通信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可以更为全面、精准地收集通信工程施工中的重点数据信息,还可以使施工管理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而且还能更好保障通信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及效率,也能加强对工程施工周期及成本的科学化、针对化管理,切实提升通信工程企业的行业竞争实力。
1.2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了通信产业的整体发展
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进一步革新了通信工程管理的方式,不仅提高了通信工程的生产效率,同时对其生产发展的多样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给通信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3提高了从业者的综合素质
在针对通信工程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督促施工企业负责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为通信工程经济效益的增强奠定坚实基础。
2、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要点
2.1信息化管理和通信施工的实质关系
基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信息化技术表现出了较为突出的作用及意义,并在通信行业内实现了广泛运用。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技术,能够促进现代技术应用效益的有效发挥。然而一些经营者并未真正意识到信息化之于现代化管理的价值效用,又或是在理解上出现了较大误解,以致于在具体经营环节需要单纯使用电子商务等现代手段,同时也没有做好对通信工程项目及其施工现场的全面分析与考察,降低了信息化管理在通信工程中应用的科学性,致使通信工程的顺利、有序施工得不到确切保障。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工程管理人员明确好通信工程施工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实际运用方法,准确掌握信息化管理和通信工程建设质量间的实质性关系,然后紧抓工作实际,据此优化调整相应的管理方式,进而推进通信工程管理方法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提升工程施工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性。
2.2信息软件自主研发的原则
当前,我国在通信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方面已经获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很多信息化软件会更多地利用其他渠道进行引进,自主研发的并不多,针对此种历史状况,我国必须进一步强化自主开发信息软件的能力,通过研究西方国家的软件,就目前在通信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形势,推动自身科研水平的高效提升,从而研发出同我国通信企业施工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软件,有效提升通信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
3、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应用
3.1在固话网通信中的应用
如果在通信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通信运营商需要提供业务服务,那就要同电话网络实现精准对接,而在这其中,应当建立一套由点及面的设备网络。而在利用信息化管理之后,能够高质高效地实现上述目标,给通信工程施工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进而推动交换网和电话网实现良好交流与即时联系,更好支持相关通信技术与设备软件的创新发展及使用。除此之外,能够在进行串联交换时实现对智能交换机的接入。这一流程需要依据真实情况,以此科学、合理地调整接入用户通信网络的方式,继而最大化规避通信系统在实际运行环节的的风险的出现率。在通信工程施工中,通信网业务规模在地域上有着较为显著的特性,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对网络通信服务完成构建的情况比较少。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使用下,利用通信技术能够使用户享受更具多元化、科学化、灵活化的网络通信服务,并推动现代化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广泛、长效发展。
3.2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现如今,移动通信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也获得了全面推广及使用。在移动通信系统内部,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推动通信工程实现全面覆盖,有效提升网络通信的流畅性、便捷性、实时性。而且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移动通信中,即可促进媒体网关中继站与通信核心网之间的有机结合,进而保证移动网络的安全、稳定、持续传输。在过去针对通信工程施工的管理模式中,一般会选用软交换技术,将过桥电路建立于通信系统间,然后利用合理、正确的连接方式,维持对数据的高效、精准传输。但在信息化管理与转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其在通信工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更为重要。根据实际的操作流程来说,其在完成优化与更新的媒体网关中,借助合适的适配器可以增进不同通信网络间的有效连接,并且再加上信息化管理的助力,即可带动通信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实施灵活、高效的数据转化,进而大幅度增强通信工程在调用与传输方面的功能,促进了通信工程的智能化、信息化、科学化发展。
3.3在信息传输与维护方面的应用
立足于信息化管理模式来看,计算机网络保护技术具体是用于对操作系统及电子设备的保护。基于此,光纤线路故障监测及管理系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现代化电子信息系统,务必要加强对其的科学化、合理化、实时化维护,确保其在信息传输和维护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进程中,系统能够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有机融合,而且借助这一技术手段,可以对光纤线路是否存在故障问题进行及时、高效监测。不仅如此,故障监测与管理系统还对电子地图功能实施了一定整合,能够使用户利用系统主页面实现对监控中心的便捷、实时访问,如此一来,能够对所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全面化分析与针对化处理。另外,此种系统还具备一定的语音通信服务功能和移动终端功能。面对这样的条件,该系统能够利用语音功能向相关工作人员发送提醒信号,便于人员对故障问题展开定期维护、实时检验、系统解决,从而保证光缆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有序性,使通信工程的信息化、高效化发展获得坚实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之于通信工程的高质高效施工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文章以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探析为中心,通过对通信工程施工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进行概述,能够使相关人员深刻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价值;通过对通信工程施工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能够使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环节有所侧重;通过对通信工程施工中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应用进行总结,能够为之后信息化管理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更好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家田.试论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通讯世界,2020,27(02):214-215.
[2]刘翔.基于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2):118-119.
[3]赵兵.论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9(15):74-75.
[4]张辉勇.信息化管理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