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口头讲解和示范,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初中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丰富了教学资源,使得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一)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搜索和数字化资源,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课件、视频等教学软件,展示体育动作的正确方法,以及体育规则、名人传记、各种体育项目的历史发展等内容,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全面认识体育运动。
(二)促进师生互动
信息技术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向教师提问、寻求帮助,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做好体育备课工作
1.使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资源
初中体育课堂涉及的知识、项目较多,如果直接根据教材、自身经验进行教学,势必会出现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现如今在人类进入视觉化学习时代,知识可视化、智能化成为趋势,使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网络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资源流转速度,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模式,实现成果共享。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资源整合工作,找出资源与内容的结合点,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
2.提前掌握学情特点
体育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同化原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前教师需要掌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调整后续教育内容。因体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且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难以清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体育APP辅助教学,在课前调查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获取学生身体静态数据,制订专属的教育计划,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类无教。
(二)创设体育教学情境
学生只有对体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保持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锻炼活动中,获得锻炼身心效果,提升生活质量。在运动过程中能够产生多巴胺,不断排解压力,提升幸福感。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受教育观念等影响,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要求参与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当学生长期处于单一的学习模式中时,容易产生枯燥、厌烦等心理,难以感受到学习体育的乐趣,给整体教学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如在参与体育运动前,学生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借助跑跳、拉伸等方式,确保身体能够快速进入运动状态,提升骨骼、韧带等的灵活性,为后续训练做好准备。但这种训练模式又存在机械化现象,加之内容较为单调,学生难以产生兴趣,表现为应付了事,不仅浪费了学习时间,同时也降低了体育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学生创建趣味性的学习环境,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锻炼体育的热情。
(三)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体育知识,才能奠定坚实的体育基础,为后续学习体育知识提供支持。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述的内容,而这种教学模式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体育教学时,需要借助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知识,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在参与体育锻炼中深刻理解体育知识。如在教学篮球基本战术时可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知。在进攻战术中三角队形、挡拆配合等均属于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所以在制作课件时需要使用视频进行展示,要求学生观察细节动作,进行模仿锻炼。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直观感受运用篮球战术的过程,进而产生学习热情,在参与锻炼中掌握篮球知识。在其他体育知识教学中,教师也要找准信息技术使用的方向,做好视频整理工作,确保学生能够在不断观摩、学习中掌握体育知识,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还需要从原有的学会向着会学方向发展。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判断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能够自主选择更为适合自身的好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运用信息技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借助不同渠道掌握动作与知识,在课下完成知识探索,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解决重难点问题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难度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对专业性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以示范的方式展示体育动作,并要求学生进行重复训练。但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难以清晰观察到细节,容易出现动作不标准、效果不理想等现象,甚至还会出现运动损伤等问题。而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动作规范进行整理,形成短视频,利用范本讲解知识。使用微视频可有效调整画面播放速度,便于学生观察到技术细节与动作要领,达到提升质量的效果。例如在讲述三步上篮技术时,可利用“蛇形突破”进行教学,将实战中的动作进行分解,要求学生掌握动作关键点。通过反复播放视频与讲解,要求学生通过模仿逐渐掌握动作要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做好备课工作入手,引入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运动技巧,保持体育学习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黄喜龙.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智慧少年,2023(12):154-156.
[2]王培昆.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索[J].当代体育,2021(07):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