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的核心技术
1.1计算机控制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对电力通信网络上的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各种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各种运行情况综合传送到电网调度中心,使技术人员能够客观地判断电网的运行状况。此外,通过采用微机控制技术,可以在接到调度中心的命令后,立即做出反应,进行继电保护,从而达到断路器分断、励磁等调节功能。
1.2智能化监控技术
21世纪以来,各种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智能监测技术系统主要由电缆、摄像头、监视器等构成,通过对电力通信网络中继电保护系统的实时监测进行实时的记录。在智能监测系统中,光缆是由信号传递和数据传送的装置组成的;摄像机是用来获取图像信息的;而监控器则兼具了显示、记录、临时储存等功能。
1.3PLC自动化技术
PLC的自动控制技术可以为通信网络中继电保护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撑。PLC自动控制技术的关键部件是可编程内存,它能根据预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工作,并产生立体的影像。通过对通信网络中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从根本上消除电磁干扰,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地工作。
1.4数字化监测技术
推动数字监控技术和通信网络传输继电保护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对电网安全监控的精细化要求,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监测。此外,采用有效的数字监控技术,可以保证通信网络中的基本设施正常工作,提高通信网络中继电保护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计算机终端,可以促进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和电力系统中PLC程序的正常工作,从而使各个结点的数据能够有效地接收和传输,从而使监控技术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1.5远程控制技术
远程控制技术能够全面、全面地监控整个通信网络的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将其实时、准确地向调度中心报告,提高了监测信息的传递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现了对电网的自动监控。当通信网络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时,通过遥控技术可以快速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实现故障的自动修复。当发生严重的设备故障时,通过遥控技术,可以发出警报,通知有关技术人员,并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以尽量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害。另外,有关技术人员要重视远程监控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保证远程监控设备和电脑终端之间的联系,做好定时控制。在校验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时间时,要根据监控仪的反馈数据,提高其数据的完整性和精确度。在通信网络中,通信网络中继电保护的监测工作中,有关技术人员要对其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备份,防止因信号的无用干扰而造成的失真。
2.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成果
2.1实现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系统的自动检测
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继电保护信号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已获得很好的效果。简单来说,电力通信网络中继电保护信号技术可以对各子设备的操作指标进行有针对性、规范化的检验,既有对运行平台的自动监测,也有对机组和辅助设备的自动监测。在传输继电器的监测指标中,包括设备运行速度、输电量、损耗、耗电量等信息,并将其实时传输到运行平台,进行立体显示,便于后续的分析、记录,从而保证了通信网络中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对电力通信网络中的通信继电器进行自动化检测,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故障监测技术的不足,从而对电网的运行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同时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及时提供可靠的数据。
2.2实现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的自动控制
目前,电力公司在利用通信网络中继电保护信号传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数字监控系统,对其进行全面、精细的监控,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发出报警,提醒检修人员进行维护,这样既可以实时掌握通信网络中的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状态,又能及时地对数据参数进行分析、反馈,减少人为误差。
3.提升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的对策
3.1满足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电力通信网络的传输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时,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在建立继电器保护系统时,必须严格地选取电源、保护元件等,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故障控制。为了有效地保护继电器,使继电器能够及时地跳闸,需要保持最快速的响应速度。通过运用智能化技术,保证了继电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保证了供电公司的安全、有效地工作。
3.2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分布
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网络中已广泛采用了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高技术手段,并为电网的合理分区、自动分配等技术手段提供技术支撑。为了保证在处理各种电力信息时,能够进行结构化的管理,以保证在自动分配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供电公司应积极构建通信网络继电保护的管理平台,科学地分析和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科学地评估系统的安全和可靠度,以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和可靠。
3.3强化纵联保护工作
在系统运行期间,当发生故障时,纵联保护可使继电保护系统快速启动,并能使其及时跳闸。因此,工作人员要做好纵联保护,就必须合理利用智能技术,精确地分析线路两边的判别量,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部位,并借助快速跳闸来保护电网。同时,在平时工作中,还要对信号特性进行分析,合理地选择纵联保护方式。目前,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直接跳闸、闭锁和准许,操作人员在选择时要对信号的种类进行正确的分析,以确定最佳的纵联保护模式,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3.4电力线载波机的合理应用
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继电保护信号的传递,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关系到电网的整体效益。因此,在实现电力通信网络中继电保护信号的平稳传送时,可以适当地利用功率线载波设备,提高信道利用率。在传输防护信号时,能够通过装置的支持来实现远程防护信号。在功率线载波设备中,保护声频接口采用数字方式时,要合理地确定发送信号的传输时间,最短传输时间通常为15ms,而继电器在输出时要适当地设置延迟时间,通常设置为0ms,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保护信号的发送时间。在实践中,电力线载波设备的优点远远不止于此。
3.5强化对通信设备的管理
第一个是通讯装置的可靠性问题。既要保证通讯设备的可靠度,又要在接地处设置保护和抗干扰措施,以保证线路的正常工作。第二,合理地选用传送装置。在选择传送装置时,必须要在同一线路上选取不同的保护,以保证当通讯装置发生故障时,可以降低故障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第三,要加强对仪器的监控。在对通讯设备进行监控时,应确保其稳定性、简洁性和实用性,以确保通讯设备的稳定运行。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设备的监控越来越困难,为了确保监控系统能够准确、快速的对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全面掌握设备的工作状况,从而防止设备发生故障。
4.结束语
采用电力通信中继电保护技术,能有效地防止故障的产生,并对整个装置的运行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采用电力通讯传输继电保护技术,可以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故障,从而提高操作精度,保证网络通讯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为此,应加强对网络的整体维护和管理,以提高整体的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晓钢.简述热电厂电气系统的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9(3):194.
[2] 张艳梅.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9(1):70.
[3] 崔晓,林春景,熊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中的故障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1):143—144,
[4]李俊林.含分布式电源的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关键问题及其优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