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治疗知识宣传对小儿疫苗正确接种的价值研究
龙小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龙小兰,. 传染病预防治疗知识宣传对小儿疫苗正确接种的价值研究[J]. 预防医学杂志,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304.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传染病预防治理知识宣传在小儿疫苗正确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2月-2022年11月与我院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142例儿童纳入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分组,分为宣教组与普通组,各71例。宣教组开展传染病预防治疗知识宣传,普通组开展常规疫苗接种服务。比较组间平均接种率与接种延长时间、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对疫苗接种知识的知晓评分与满意度。结果:宣教组平均接种率是97.81%,普通组平均接种率是83.10%,宣教组平均接种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宣教组接种延长时间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宣教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23%,普通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5.50%,宣教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宣教组家长常见的传染病、疫苗接种目的、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等疫苗接种知识的知晓评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宣教组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是95.77%,普通组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是83.10%,宣教组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染病预防治理知识宣传的有效促进小儿疫苗的正确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的效果质量,增加家长对传染病与预防接种的认知程度,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传染病预防治疗知识宣传小儿疫苗正确接种
DOI:10.12721/ccn.2023.157304
基金资助:

儿童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儿童的各项系统和机能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一些疾病[1]。疫苗接种通过一定给药途径将免疫制剂接种到体内,产生对特定疾病的预防作用[2]。疫苗接种可为儿童的机体增加低抵抗传染疾病的抗体,降低感染的发生[3]。我国对儿童开展了疫苗接种政策,但许多家长对传染病和疫苗接种的认知度不够,导致儿童的疫苗接种不及时,增加儿童发生传染病的风险[4]。基于此,在儿童家长中实施传染病预防治疗知识宣教,提高家长对传染病的认识,促进儿童疫苗接种的进行。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传染病预防治理知识宣传在小儿疫苗正确接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2年2月-2022年11月与我院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142例儿童纳入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分组,分为宣教组与普通组,各71例。宣教组中男36例,女35例;年龄1到23月,平均年龄(12.67±1.33)月;家长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1例,高中36例,初中及以下14例。普通组中男37例,女34例;年龄1到25月,平均年龄(13.02±1.46)月;家长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3例,高中33例,初中及以下15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家长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P>0.05)视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儿童家长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配合实验的进行与完成,中途不退出。

1.2方法

普通组开展常规疫苗接种服务:儿童入院后,询问患儿有误感冒、发烧等表现,确认无上述症状后进行疫苗接种流程,核对儿童信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疫苗的注射。

宣教组开展传染病预防治疗知识宣传:(1)开展传染病知识讲座,为儿童家长普及传染病方面的知识,同时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传染病和疫苗接种的知晓率。(2)宣教疫苗接种的相关事项,感冒、发热、咳嗽等具有呼吸道症状的患儿不可进行疫苗接种,等症状完全消失后再到机构注射。疫苗注射后,由于儿童体质的不同在疫苗注射后少部分儿童会出现不良反应,教会家属辨别不良反应的方法,并告知不良反应的对症处理措施。(3)接种后给家长分发传染病健康手册,并简单介绍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情况,强化家长对传染病的认知度。(4)儿童在接种后,应到留观室观察30min左右,无严重的反应即可离开,告知家属预防接种三天内不可洗澡,不可使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射部位尽量不要沾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

1.3观察指标

(1)比较组间平均接种率与接种延长时间,平均接种率越高和延长时间越短说明效果越好。

(2)比较组间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红肿、发热、恶心呕吐、瘙痒等表现,最终对比总发生率。

(3)比较组间家长对疫苗接种知识的知晓评分,使用自制的疫苗接种知识调查表进行评估,共包括常见的传染病、疫苗接种目的、疫苗接种注意事项三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均为20分,总分60。

(4)比较组间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使用自制儿童疫苗接种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共包括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维度,超过80分以上是十分满意,基于60-79分是基本满意,59分及以下是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71]×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例数(n)与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数据采取X2检验,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数据采取t检验,(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宣教组与普通组平均接种率、接种延长时间

宣教组平均接种率是97.81%,普通组平均接种率是83.10%,宣教组平均接种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宣教组接种延长时间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组间平均接种率、接种延长时间对比如下  [(n)%]/(d,x̄±s)

微信图片_20250305142238.png2.2比较宣教组与普通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宣教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23%,普通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5.50%,宣教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组间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如下  [(n)%]

微信图片_20250305142241.png2.3比较宣教组与普通组家长对疫苗接种知识的知晓评分

宣教组家长常见的传染病、疫苗接种目的、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等疫苗接种知识的知晓评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组间家长对疫苗接种知识的知晓情评分对比如下  (x̄±s)

微信图片_20250305142243.png2.4比较宣教组与普通组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

宣教组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是95.77%,普通组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是83.10%,宣教组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表4  组间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对比如下  [(n)%]

微信图片_20250305142245.png3结论

免疫接种是将具有免疫效果的物质注射到体内,在体内形成抗体,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5]。儿童的免疫力与抵抗力均处于较弱的水平,所以儿童疫苗接种是非常关键的环节[6]。儿童在进行疫苗接种后会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能力,降低患病的风险,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7]。目前,尚有许多家长缺乏对疫苗接种的重视,对传染疾病的危害认知不足,导致部分儿童免疫接种工作出现问题。为保证儿童接种的顺利进行,展开对儿童家长的传染病传染病预防治理知识宣传工作,通过给家长普及相关知识,增加家长的认知程度,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的有效率,降低传染病在儿童中发生的风险[8]。传染病传染病预防治理知识宣传工作可改善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观念,充分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对儿童疫苗正确接种起到积极的作用[9-10]

实验结果如下:宣教组平均接种率是97.81%,普通组平均接种率是83.10%,宣教组平均接种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宣教后的接种率明显提高,家长提高对疫苗接种的重视程度,积极带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宣教组接种延长时间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宣教提高家长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降低疫苗延接种的发生,大部分家长都可在规定时间内带领儿童到机构进行疫苗接种,预防接种的依从性与配合程度有明显提高。宣教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23%,普通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5.50%,宣教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宣教工作中包含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内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仅有少部分儿童存在不良反应发生的迹象,即便发生不良反应家长也可很好的判断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做好相应的对症处理,降低儿童的不适感。宣教组家长常见的传染病、疫苗接种目的、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等疫苗接种知识的知晓评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传染病知识的宣教以及疫苗接种知识的普及,提高家长对这两方面的认知程度,有效促进儿童疫苗接种的进行。宣教组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是95.77%,普通组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是83.10%,宣教组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宣教家长对传染病更加了解,对疫苗接种有一定认识,经过全方位的宣教后,家长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有利于儿童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增加医患关系的和谐。

综上所述,传染病传染病预防治理知识宣传在儿童家长中的应用,可促进儿童正确进行预防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的有效性,通过对传染病与疫苗接种知识的普及,儿童在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家长满意度有一定程度提升,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曾颖鑫,赵丽敏.激励式干预对提高儿童狂犬疫苗全程接种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22,29(22):67-69.

[2]吴楚楚,张莉.杭州市某区托幼儿童家长对EV71疫苗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2,38(05):644-646+655.

[3]邱艳.多途径健康宣教在社区儿童免疫规划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23):177-179.

[4]李伟华.预防接种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3):29-30.

[5]薛丽丽,黄俊,李云,张莺,张越,杨春雪.规范化系统性健康宣教平台搭建及其对儿童家长科学育儿能力的促进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05):980-982.

[6]李丛坤.细致健康宣教对计划免疫儿童接种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04):71+68.

[7]谭江娥.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在儿童疫苗正确接种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2):180-181.

[8]黄宇迪,李俊勇,吕海韵.适龄儿童家长对水痘疫苗接种认知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0,36(06):848-852.

[9]于琦,张秀瑜,吴云雪,郑喜春.细致健康宣教对计划免疫儿童接种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3):179.

[10]黄凤佳,张秀丽,杨焕敏.实施家属预防接种认知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9,50(03):84-8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