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出台了不少关于煤化工行业污水排放处理技术措施,也发不了零排放技术相关政策,使零排放技术成为煤化工工程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技术仍需要革新、经济投资不足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等,使得煤化工产业对零排放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未来工作中不断创新和钻研。下面主要就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作了分析。
1、“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所谓零排放主要指的是污水零排放措施在国外也被称之为零液体排放技术,是企业不向地表水与排放任何形式的废水。字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工业用水节水术语》以来,零排放解释成为煤化工行业生产污水排放的措施,简而言之就是将工业污水中的污染物在不同处理阶段以不同形式进行转移,而不是利用废水排放的形式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企业普遍采用了这种污水排放技术,就其污水成分进行分析主要有机污水处理和含盐污水处理两种,其中有机污水处理主要是煤化工企业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这些污水直中含有大量的COD,但含盐量较低。而含盐污水主要是煤化工工程运行中的循环水、洗涤废水以及系统除盐水等,这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盐成分。针对不同污水的排放选用不同的污水处理技术。
1.1、有机污水处理
通常情况下,有机污水在排放的时候必须要经过处理之后方可,其处理包含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预处理主要是采用隔油、沉淀、气浮等方式进行污水处理。生化处理是根据污水的水质和煤化工程项目内容与区域环境现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目前常见的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包含有氧化沟、SBR等。深度处理是利用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处理的过程,是臭氧高级氧化处理的一种。煤化工企业的有机污水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处理之后便会进入到含盐污水池中进行除盐处理。
1.2 含盐污水处理阶段
由于含盐污水中的主要污染成分是盐,因此这一环节的污水处理目的在于除盐。但是由于煤化工污水中含盐浓度不一致,因此在除盐的时候要有目的的选择科学的处理技术。经过有机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中盐含量较低,此时可以采用双膜法进行处理,也就是超滤反渗透除盐措施,通过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补充水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方法虽然成本低但是能够清洁大部分污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含盐污水处理之后还需要对废水进行浓盐水处理,这也导致污水处理成本增加。目前,含盐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技术是膜再收缩技术,这种技术中涉及到膜浓缩技术、纳滤膜浓缩技术,经过这些技术处理之后的盐水会进一步稀释,达到尽可能回收利用的目的。
2 当前煤化工污水“零排放”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煤化工工程的污水处理过程中,“零排放”技术的应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处理后的污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受到各种技术的先进与作用力度的制约,机器设备的引进与更新受到企业经济成本投入的制约,“零排放”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应用后产生的盐类结晶物的排放问题可能引发二次污染的问题,这些不同方面的阻碍构成当前煤化工污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与推行。
2.1 技术方面的问题
煤化工污水处理中的难点在于经过有机污水处理系统之后的水质仍然无法达到直接作为循环再生水进行回收利用的要求。因此,对于除盐技术的要求十分之高。含盐量较高的污水必须通过膜浓缩与热浓缩技术除盐,但这类污水在系统中的流通容易导致管道堵塞和设备管道腐蚀问题,造成设备使用寿命缩短,间接提高设备成本投入。
2.2 经济方面的问题
在煤化工工程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零排放”技术,必须花费大量经济成本引入所需装置与设备,还需要聘请相关技术人员,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另外,含盐污水处理过程所花费的成本往往比有机污水处理过程所需的花费高出几倍,同时,要使得最终排放的污水达到国家标准,还需要大量检测水质、污水水管搭设等方面的资金花费,因而,“零排放”技术大规模、大范围引入煤化工工程污水处理受到较大阻碍。
2.3 环境保护问题
煤化工污水经过处理后往往留下许多结晶固体,这类污染物如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尤其,大部分结晶固体中都含有高浓度的金属离子和有机物,排放后容易深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这有违“零排放”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2.4、反渗透浓缩与台风蒸发器是根据废水特征,将来水经过水质水量调节后首先进入到叠片式过滤器去除废水中有可能影响膜浓缩的悬浮物,过滤出水进入膜浓缩系统进行浓缩,浓缩系统分为一级两段,总回收率为80%,渗透液可供循环冷却用水或制取脱盐水,浓缩液进入台风蒸发系统进行蒸发结晶,实现水和盐分的分离,从而实现含盐废水的零排放处理。
3 “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的建议
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使得“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的范围并非十分广泛,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煤化工企业使用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造成排放的污水水质不达标、废水的回收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因而,必须借助国家对于环保、绿化等相关政策的发布广泛推广“零排放”技术,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另外,煤化工企业应当加大对于“零排放”技术的资金投入,大力引进相关人才和设备,为“零排放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设备和人才保障。再者,对于结晶工艺、膜浓缩工艺的不断探索也相当重要,必须引起重视。 排放的废水以高含盐、高碱度和高硬度为主要特征,这部分废水直接排放河流会导致局部水域含盐量增加从而影响当地灌溉条件、水环境及土壤环境。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要求越来越严格,这样的处理方式已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采用零排放技术也逐渐发展成为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必经之路。
4 结束语
零排放污水处理技术是基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理念下的污水排放措施,与我国现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一致,因此在当今社会被广泛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尽管不少企业都在这类技术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仍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这种技术因注重环保、节约能源必然会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需要煤化工企业适应当前的发展大势,加强对于“零排放”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海琴. 污水零排放技术及其在煤化工污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分析[J]. 决策探索(中), 2020, No.648(04):25-25.
[2]焦蓬, 白晓宇, 孟迎,等. \"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 000(001):68-69.
[3]李永辉, 王文龙, 米凯.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技术优化研究[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