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成像技术、显示技术,具有网络化、集成化、数字化、高速化和智能化特征,其飞速发展促进了诸多的领域发生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当前我国的计算机、通信等高科技企业得到发展,显著地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也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以下进行相关分析。
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内涵
现代通信技术主要指的是电信,当前已经从电信业务的话音向数据转移,并且交换技术也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发展为数据交换和宽带交换,还向着软交换方向发展。信息传输技术涵盖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图像通信、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也就是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送消息,传递的消息有符号、文字、语言、数据等形式,而通信业务上也包括电报、电话、数据传输和可视电话,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当前全球无线通信产业表现为公众移动通信保持增长,不过也在一些地区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现代通信技术出现后,关于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不断,并且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全球移动通信市场持续发展,除传统的公众移动通信,全球的宽带无线接入领域也是研究的热点,比如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WALN技术、WiMAX技术和UWB技术,为无线通信产业注入了生机[1]。
二、优化传输网络的必要性
我国城域网络业务正在多样化发展,以数据传输为主的传输业务逐渐制约了城域网网络优化,主要在于传输业务设备需要分配固定数据电路带宽,分配灵活性不足,设备只能提供单一的城域业务数据接口,难以支持日益增加的城域数据业务需求,所以需要推广多通道业务数据传送管理平台。国际传输基本网络日趋庞大,本地国际传输网也是国际传输基础网络最庞大的部分,不过还存在网络安全、可控、扩展性等方面问题,需要对目前现有的传输网络系统优化管理,通过网络优化技术让各种传输设备的网络结构更加清晰,并且提高传输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传输网络安全性,最终满足多种新设备业务端的接入[2]。
三、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移动通信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电话、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人们可以及时获取和分享信息,使得沟通更加便捷。
(一)促进社会整体运行
广泛使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展示技术后可以显著满足社会必需品的展示效果,并且节约大量准备程序,起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让不同分工的人有更多时间实践,这种环境中培养了所有人的独立个性人格发展,也提升了自主创造力,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机会。mimo无线技术已经在现代移动通信网络中得到了应用,也是被广泛的核心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天线空间信号资源,借助多个信道天线信号多发多接接收,随着增加天线频谱信号资源增加和天线信号发射功率降低,让通讯系统各个信道的传输容量增强,最终提高移动通信的信号传输效率[3]。
(二)促进教育技术升级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可以促进在校学生人际交流,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让学生在线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接触和学习更多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学生通过社交网络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看法,这样可以多角度、同时学习问题,有利于不断增强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增长其见识。
(三)提供云端服务提供
传统移动通信传输技术应用期间存在发射接收信号和最终接收信号相互干扰问题,进而影响移动通信的发射信号和传输数据质量。现代通信系统技术借助全双工无线技术可以在发送通信设备和数据接收通信设备期间实现点到点的数据链接,进而降低无线网在资源消耗,再如灵活运用无线频谱也提高了移动通信数据传输处理效率,数据传输速度也加快。
(四)对社交媒体的影响
社交媒体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让人们迅速与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联系,通过应用程序可以对信息随时随地发布、分享和评论,打破了传统通信方式的时空限制。社交媒体的普及也让公众的声音迅速传播,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通信技术让新闻传播更加快、更广泛,人们能实时获取各种资讯,进而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和休闲方式,比如视频通话、在线游戏、音乐和视频,人们可以享受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迅速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而在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可以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分享照片和视频,并且了解彼此生活[4]。
(五)对移动支付的影响
以往人们需要携带现金或信用卡才能购物,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移动支付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这种支付方式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人们的网上购物、超市购物、餐厅用餐,移动支付都在极大地提高了消费的便利性。移动支付也推动了金融科技发展,为人们理财和投资提供了全新途径。再如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技术让人们的购物方式出现变化,人们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或电脑在商城或者商家购买商品和服务,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
(六)对远程办公与学习的影响
以往人们需要上班必须到办公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远程办公可以任何地方工作,远程办公则无需到办公室,人们可以在家中通过参加会议和完成任务。通信技术还实现了在线学习,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网络上课,进而提高了教育资源和工作效率的普及程度。在新冠疫情期间,在线学习和远程办公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应用,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七)对娱乐与休闲的影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方式和休闲方式,通过视频通话、音乐、在线游戏人们可以享受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娱乐活动,让生活更有趣味性[5]。
(八)对居住方式的影响
智能家居也是现代通信技术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人们通过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控制室内的灯光、温度。以往人们需要手动控制室内的灯光、温度,需要一些时间和精力。现在通过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利用手机或语音控制灯光、温度,更加便利和智能,让生活更加智能和舒适。
四、移动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移动终端的应用
移动终端能可以分类整合人工操作或物品流通中的信息,并且通过互联网架构传输数据信息,实现物品信息和物联网系统对接,进而提升数据信息存储质量,立体化监督与管理物品信息,扩大了物联网系统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比如建筑安防系统利用移动通信技术连接移动终端设备,进而建立智能化的物联网安防系统,满足区域入侵自动检测、现场视频监控管理,在提高建筑物安全管理等级的同时,节约了管理的人力和物力[6]。
(二)车联网的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无人驾驶汽车技术。5G网络的稳定、低时延、交互感知等优势充分保障了无人驾驶安全,而车辆中的协作式防护碰撞和自动化超车功能都体现出5G技术的优势;其二,交通路况管理。移动通信技术有着快速传输的特点,能及时上报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并根据监测结果智能调节各区域收费站、电子公告栏,选择最佳行驶路段;其三,丰富车载系统。在移动通信技术支撑下,为驾驶员提供更多车载服务,进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其四,应急救援系统。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将最新的云终端消息发送到救援中心,让救援更为快速。
五、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优化通路组织
在电路的支持下,高阶视频视讯通道可根据分配归类业务的电路类别,再占用每个利用视频通道的分配电路,按照最小的短路从距离上合理规划,还要考虑分配高阶视频通道电路利用的均衡性,进而减小高阶视频通道分配利用率,平衡分配归类电路占用负荷[7]。
(二)优化同步方案
主要特点功能同步就是根据无线网络与系统链路上各时钟的数据信号同步,达到传送同步的设计要求,对一个无线网络同步操作,其中包括多台主、备用机的无线同步链路,还包括链路上的同步信号进行数据信号的异地同步,比如传送、倒换,进而优化无线同步链路,设定为两个同步字节,作用在于不出现同时异地进步环路,并且可以适当控制单线多点同步定时链路数据运行时间,尤其是主用定时链路中多点同步链路数据运行时间,可保证多点单线、多点同步定时链路数据可靠、精准的在线传送。此外,同步节点数据控制链路要求每个节点数据总数20以内。为降低网络工程造价,单个本地网可传输所应用的网络设备数量应用多个厂家的网络设备,同时引入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厂商之间协同竞争,不过品种也不宜过多,会加大产品网络管理难度,一般可以选择两个厂家[8]。
(三)优化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
今后移动通信信息网络模式将向核心网和接入网方向转变,移动网络达到宽带化和分组化后可以在核心网络中综合传送多种业务信息,而移动网络的综合化以及市场需求增加也将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传统的电信网络融合。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接入网是具有潜力的部分,今后网络可以通过接入无线的本地环路以及移动蜂窝式接入核心网络设备,从而满足用户多种业务的需求,进而在技术方面实现移动通信和固定业务的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现了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之间的互联,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和灵活性。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交媒体、移动支付、远程办公、在线学习,通信技术时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今后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将更加深入。需要人们不断适应新技术发展,最终通信技术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参考文献:
[1]黄丽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及发展[J].中国宽带,2021,23(3):20-21.
[2]李强.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路径探析——以淄博职业学院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J].南北桥,2021,22(23):73-75.
[3]郑秀毅.“1+X”证书模式下课岗赛协同方式探讨——以高职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3,23(4):219-221.
[4]颜为.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建设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2,19(22):1-3,49.
[5]李希彬.短波无线电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2,6(6):9-12.
[6]刘星.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智能化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1,22(12):97,114.
[7]汪泽安,陈肯,包盈盈.基于5G移动通信技术的舰船通信系统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1,23(13):36-37.
[8]邓宇全.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J].通信电源技术,2021,38(15):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