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按照党中央对教育的新要求,尤其是在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新课标编写组对原有的课程方案和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保持200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201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优秀的基本思想和理念基础上,又对2001年版和2011年版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一、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以往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活动中,教师往往把关注点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体育成绩、如何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层面,忽视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很容易在体育训练中出现畏惧、焦虑心理,不敢挑战更高难度的体育动作。教师只有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德育,才能够综合了解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的运动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状况、思想情况等。教师可通过对学生的鼓励、肯定和支持,让学生拥有坚的意志力,在体育训练中勇于挑战自我,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导向功能,取得理想化的教育成果。
(二)激发学生的健康意识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活动中渗透德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健康意识。当前社会发展需要道德修养、专业素养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需要通过德育的形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态度,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高中生面临着很大的学业压力,经常会出现身心疲惫的情况,适度运动能够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焦虑情绪,增强心理素质。
二、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体系化体育育德目标
站在教育的发展立场上来分析,目标是实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的重要支撑条件,其会影响教育行动。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象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预期结果,明确且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较为快速且合理地组织各项教学活动,同时适当地评价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得更加浓郁,学生也能够快速及时地明确自身的学习标准,是响应“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实现这门学科育人功效的重要表现形式,可以针对学生现状设定更为具体且明确化的要求,由其要求转变为实际的教学行动。当前,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于体育学科德育方面所表述的概念并不是统一的,其会存在体育品格、体育道德、体育精神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概念性的内容相辅相成,且其内涵带有一定的差异性,会在理解方面形成偏差。
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我国对于体育健康学科德育教育概念体系进行了更为完整的理论构建,其会坚持以体育品德为核心,同时涵盖体育精神以及体育道德等多项概念,对其理论以及概念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度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进一步挖掘出了其课程所蕴含的德育价值,会将体育课程的各项德育资源汇聚、整合在一起,是体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形式。
(二)系统化体育教材德育因素蕴含
在我国以往的体育教学课堂上,虽然其会对该门学科的德育进行相应的重视,但是仍旧会存在德育教育目标碎片化方面的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会更为注重学生的健身价值,德育价值会处于一种零散的状态。就实践状况来探究,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对于教育认识不够深刻,且其认知还会存在偏颇,过为注重健身,不太注重德育方面的价值。
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传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革新,会新增相应的课程内容模块,这就会给教师提供一定的德育教育,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依据其实际的教学对象选择适应的教学内容,并且其对于教学内容方面也会进行更为详尽的内容描述。体育健康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意志品质、责任感以及爱国精神等内容等相应的德育内容尤为丰富,这些内容均有助于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养成和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应当依据教育的发展需要,对教学内容所包含的德育因素进行深度化的挖掘,并借助教学内容发挥出其载体效应,让其德育的功能可以更好地展示出来。
(三)凸显学校体育育德价值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大力推行新课标的整改,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方向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不同课程需要结合自身课程的特性去构建课程,其教学目标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素养水平为主。核心素养主要就是学生在不能预测以及适应的状态下面对复杂的问题,调整自身状况的人性能力,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核心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极大,体育健康课程开设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石,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实下去,突显出初中体系下体育健康教学的高质量优势。在新课程改革体系的推动下,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提升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这就会使得其课程的定位产生一定的变化,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其对于德育渗透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
三、结语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刍议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20,(15).
[2]马凌波,杨清风,张中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同维度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影响效果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11).
[3]何川,钟鸣,朱巧玲.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知识渗透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