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项工程可以实现南水北调,可以解决部分地区缺水的问题。我国的水利工程具有分布广、类型多的特点,水利工程的增多,可以起到防洪防干旱的作用,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的技术选择不当,或者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则可能导致渗漏问题的出现,这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水利工程效用价值的发挥。
一、水利工程中渗水的表现形式
1.1大面积渗水。大面积渗水现象大部分出现在水利工程地板的位置上,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基坑和垫层平面之问的位置没有设计好,而此类错误早在施工期间就早已出现。若基坑的水位过高,大面积渗水就无可避免,如果水利工程处于常年大量降水的地理位置,或者偶然水灾,城市地下排水管道没有及时排尽,基坑的水位就会迅速上涨,在超过垫层平面的时候就会发生大面积渗水。另外,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若没有选择合格的材料,也会发生此类现象。而且在抢施工进度的时候还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和后期的维护保养,防止出现大面积的裂纹。
1.2施工缝渗水。水利工程建造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泥沙和混凝土,混凝土在施工后期还需要定时的保养浇筑,由于浇筑面积过大,施工单位一般把浇筑地分成一个一个的单元分段式浇筑,因而在每个单元的连接处很容易出现施工缝,渗漏现象就会在此处出现。因此在施工后期应进行反复复查和监管工作。
1.3变形渗水。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只有止水带一直保持在中心位置才能保证浇筑的质量,而在施工期间工作人员很容易疏忽这一点,由于没有对止水带加固,后期很容易出现位置偏差,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很容易坑坑洼洼不平滑的现象,长此以往,在经历长期的风吹日晒后,混凝度表面很容易出现细细麻麻的裂纹。此类现象不仅渗水严重,对于后期的弥补和处理更是麻烦。
1.4穿墙管渗水。这种渗水现象数要是由水环焊接缝隙引起的,水环焊接主要是对电管以及水管等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能焊接人员的工艺不佳,或者责任心不足,使其出现了缝隙,进而导致穿墙管渗水。
二、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
2.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高压喷射技术主要指的是利用水泥浆液的高压射流冲击来破坏工程中被灌注的地层结构,使被灌地层的土颗粒同水泥浆液进行掺和、混杂后形成壁状的固结体,从而起到防渗的作用。它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上的优点主要有:造价低、工效高、料源广、搭接防渗效果好和设备简单等;其不足主要有:技术实施的地质条件要求较高,机具数量较多,且容易在大于200mm的颗粒背后出现漏喷现象等。高压喷射技术根据防渗要求和地层结构的不同,一般分为旋喷、摆喷和定喷三种方法。
2.2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土坝坝体劈裂技术主要指的是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坝体防渗能力,在施工时根据水利工程坝体的应力分布等规律,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水利工程的坝体能够沿着坝轴线的方向劈裂开来,并在其中灌注上相应的泥浆,使其形成连续铅直的防渗泥墙,以达到切断软弱层或堵塞裂缝、漏洞等的目的。坝体劈裂技术能够通过坝、浆的湿陷与互压,平衡坝体内部的应力重分布情况,从而达到提高坝体稳定性的目的。
2.3卵砾石层的防渗帷幕灌浆技术。卵砾石层的防渗帷幕技术主要指的是用粘土水泥混合浆液进行水利工程的灌注,由于灌浆不易自立钻孔,因此在灌注时通常采用打管灌浆、循环钻灌阀跟管灌浆和套阀式灌浆等方法进行作业。目前,该技术方法仅用于勘探和防渗处理的补充手段。
2.4防渗墙技术。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是目前粒状地层的施工中最常用的防渗技术,它是一种垂直的工程防渗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的墙体厚度,具有安全可靠、结合紧密等优点。防渗墙技术的施工作业是根据施丁现场的实际试验结果和具体工程睛况来进行的,做到凶地制宜,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链斗成墙法技术主要适于砂土,粘土以及颗粒含量小于30%、粒径小于槽厚的砂砾石地层的施工。它主要是通过链斗式的开槽机排桩进行旋转链斗的取土,并在开槽机的前进方向上开挖沟槽,同时将排桩斜置下放至成墙深度,并用泥浆进行护壁处理。射水成墙法一般用于砂土、粘土或粒径在100mm以内的砂砾石地层的施工中,其施工的设备主要包括造孔机、浇筑机和混凝土搅拌机等。多头深层搅拌法。多头深层搅拌法的施—技术是将多头深层搅拌桩机在是施工时一次多头钻进施工,并将水泥浆与土体混合搅拌,使其形成水泥浆与土体的混合桩,并连接它们形成水泥土式的防渗墙。
三、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的质量控制
3.1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相关制度、法规。规范和完善水利工程施工的相关质量指标和标准,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对防渗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都要有严格、明确的规定,将水利工程的防渗施工质量管理纳入到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中来,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渗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
3.2严格把关,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和审核。施工单位在选择采购防渗施工原材料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人员的设计要求进行规格和数量的选择。对不同厂家的材料进行质量的比较和筛选,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的、有产品质量资质的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并向厂家索取产品的出厂合格证等资料。在材料进场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对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一定要予以退回,绝不允许其进入防渗施工环节,以便从源头上保证防渗工程的施工质量。
3.3加强监理单位防渗工程监理的管理和控制。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对相关监理单位的监理资质、监理信誉、监理业绩和过往的监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审评,择优选择工程监理单位。建立工程监理工作的考核机制,加强对监理单位在水利防渗工程监理工作中的全程管理和控制。对监督管理工作放权,帮助树立监理单位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威信,保障监理工作的独立性和公开性,使监理单位在水利工程监理过程中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最大限度的发挥监理工作在整个水利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工作中的作用。
多年来防渗处理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改良,使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减少了因雨水较多,工程基础不良导致渗水漏水的安全隐患,在防渗措施中我们要因地制宜,按照相关的责任制度进行严格监管,不断提高技术的前提下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促进水利工程的长远建设。
四、结束语
水利事业发展很快,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防渗处理施工技术,施工单位应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做好防渗处理工程,常见的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包括防渗墙技术与灌浆防渗技术,施工单位可以采用防渗与灌浆结合的处理方法,这有利于保证水利工程坝体与坝基的抗渗效果。只有提高防渗处理的水平,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耐久性,节省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降低渗漏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价值。施工单位应重视防渗处理工作,改进防渗施工技术,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邵河南.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6):121.
[2]袁洋.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