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种植对科学实验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徐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宁,. 实验种植对科学实验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 中国农业,2021.6. DOI:10.12721/ccn.2021.157054.
摘要:
实验种植基地比如学校的生物园地和学生家里的闲置空地对于小学科学植物种植类课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此类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为此,为了探究实验种植基地对科学实验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可采用如下方法:实验教学,点燃探究火种;实践种植,续写课堂精彩;“观观画画”,复演生命历程;撰写笔记,凝聚智慧结晶。
关键词: 实验种植基地科学教学实效性
DOI:10.12721/ccn.2021.157054
基金资助:

一、理论基础

小学科学三至六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科学教学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是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它有着课堂内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种植我们的植物》这种课进行课外实践探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有关植物的教学内容贯穿始终,以小麦种植相关的教学为例却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一、课外种植活动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信心十足地种植小麦,有的学生受到家长的干扰没有展开种植,还有的学生因管理不当而导致小麦中途死亡等,种植活动开展得不是很顺利。第二,携带植物上学不方便。学生离学校远近不同,让他们每天在家或者在校观察确实存在困难。虽然我们也尝试将学生的植物统一在校内生物园地或者统一在家中,但由于植物缺少学生的精心照料而生长不佳。第三、植物生长与教学的有关内容脱节。小麦的生长常常跟不上课时的安排,如果釆取较为激进的教学又会扰乱学生的学习思路。

二、研究过程

种植植物是一个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它需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为克服以上困难, 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课外探究的条件,开辟有效的研究途径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1)实验教学,点燃探究火种

实验前的教学可引导学生从教材、课外书、手机、生活实践中搜集有关小麦种植的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后延伸性的探究,这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一) 査阅植物科普类资料——开启探索之窗

 推动学生积极阅读植物科普类书籍,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摘抄一些植物相关的科学知识。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植物》这个单元时,可以让学生去阅读《植物王国》一书, 因书中的描述比较祥实,学生可以学到更为广泛的植物知识。

(二) 查阅手机资料——追溯科学之源

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手机查找相关资料,以获得更多植物种植和小麦管理的科学信息。互联网与手机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为他们继续探究、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开辟了空间。

(2)实践种植,续写课堂精彩

课外实践种植是学生乐于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科学课应给学生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开展力所能及的种植活动。我们利用学校的生物园地开展种植,学生在学校生物园地开展小麦的种植和管理。

在教学中,当遇到小麦中途死亡的情况时, 我们及时让学生种植另一种植物,同样收到了的效果。在开展的“种植小麦”实践活动中,有的学生的小麦因管理不当而中途夭折,她马上转移目标,改种大蒜。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她同样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且与其他同学交流。学生在家种植大蒜。

这不但丰富了我们种植的植物品种,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3)“观观画画”,复演生命历程

由于认知和现有条件的局限性,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对大自然的许多事物都缺乏认识,有部分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验条件有限。作为科学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打破这些局限,而利用学校的生物实验基地和家中空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困难。

如在让学生观察小麦和大蒜生长的过程中有让学生回忆小麦和大蒜生长过程的环节,由于历时较长,大部分学生可能已经遗忘,那不妨在种植的过程中,让学生“观观画画” 一回,即边观察边让他们画出,并记录在本子上。

课后教师将这些照片和笔记收集起来,制成幻灯片供大家分享。“观观画画”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而且,它还使教学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的口头讲解,让学生真正成为了科学探究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4)撰写笔记,凝聚智慧结晶

在课外种植实践活动中,长时间地对种植的小麦和大蒜进行观察和记录,能够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实验素养。引导学生坚持撰写观察日记,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优良品质, 为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更多的促进。

撰写观察日记,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深入理解科学概念,全面提升科学素养。观察日记也是师生交流的有效载体,学生都比较喜欢这种新颖的作业形式,每一篇观察日记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结晶,体现着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根据以上关于学生利用实验种植场地进行实践实验得出结论这种实践性实验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都有正向的促进。总之我们的植物种植类课不能以下课铃作为课堂的终点,不能把学生局限于教室内,要让学生在课堂外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这样,科学课堂才有“科学味”,科学课程才会更加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陈菊,徐学福.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夏红梅.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小学科学课外活动 [J].科学课,2011(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