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大多数低下建筑都存在建筑密封性良好的特点,但是出口比较少,通风条件不佳。如果出现火灾,将人员安全疏散比较困难,火灾扑救难度较大,可能产生较大的财产和人员伤亡。而为了显著提升消防灭火效率,与地下建筑消防通信关系紧密。火场通信在灭火救援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保证通信正常则是灭火胜利的关键。消防部队为了成功完成灭火任务,及时扑救地下建筑火灾,最重要的就是地面指挥员的处置命令,是否可以及时传达给地下建筑消防人员。所以,建立地下建筑消防通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需要具备稳定、快速向端口传输信息的实际能力。
1.地下建筑消防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存在干扰、屏蔽情况
通常情况下,建筑是在土层、岩石建造的,低于地面标高两米以上建筑物,能将地下建筑理解为地表以下建造的建筑。在火灾扑救中,地下建筑本身的特点会阻碍地下人员与地面指挥人员通信,使得通信出现信号中断、封闭的情况。建筑物室内结构复杂,自身对信号吸收、评比作用,会使得无线信号传输中衰耗,使得无线信号比较弱,甚至存在传输盲区。此外,地下建筑火灾烟量比较大,不容易将烟排出[1]。浓烟在入口比较少的封闭空间中,难以发挥出去,稳定也相对比较高,直接影响通信联络。而为了取得灭火救援胜利,就需要确保通信畅通连接,也是灭火抢险胜利的关键条件。如果无法顺利执行指挥部灭火抢险战斗的指令,就无法拯救人员的财产与生命。
1.2缺乏多元化的消防通信组网技术
在大多数城市中,都将常规网用于火灾通信的联络过程中,仅仅有小部分城市利用了集群通信的方式。地下建筑具有封闭性特点,发生火灾的时候,可能使得常规网被屏蔽,高频无线电信号通往地面存在大量损耗,直接对地下建筑通信产生影响。基于此,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则会使得通信网络不畅,使得火灾现场较为混乱。灭火指挥部无法掌握现场实际情况,则会直接给火灾扑救产生影响,产生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
2.地下建筑消防通信优化措施
2.1规范化建筑物通讯设施建设
基于地下建筑物持续发展,地下建筑火灾发生率也逐年提高。为了降低火灾扑救的难度,就需要统一规范化建筑物通讯设施的建设[2]。以有线与无线互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应急电话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公网的实际覆盖面积,确保在出现各种类型灾害事件、火灾事件的时候,公众移动通信信号不间断、正常。此外,合理利用无线通信手段,覆盖更加全面,确保通信信号可靠稳定。在发生火灾等灾害事故的时候,为救援人员提供能实现地上、地下联络的无线通信设施。
2.2合理利用常规与集群联合的通信方式
消防队伍在日常的熟悉训练中,需要加强对大型地下建筑物的演练工作,实行专门地下建筑通信测试训练,充分了解地下建筑通信信号,以此显著提升火灾现场扑救人员通信水平、组网技术。针对大型地下建筑通信比较困难的区域,则要安装简易通信装置,确保火灾事故救援能正常通信,切实提升火灾实际扑救效率。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常规电台会出现同时间处于多人员、多频点的情况,火场通信干扰性较强,使得火灾现场前方指挥、后方指挥、总指挥无法真正实现互相通信。火场战斗网作为消防无线通信组网的三级网络,具有条件不佳、噪音大、通信范围小的特点[3]。基于此,可以以常规转信方式,使得通信面积不断扩大。在某一建筑物出现火灾的时候,就可以以无线转发基站异频转发的基本形式,促进地下消防人员、地面指挥人员的通信。合理借助数字集群网络,合理利用多信道共用动态分配技术,具有相对良好的抗干扰性,通话也比较清晰。如果主控制信道出现故障,会自动切换到其他通信信道。
2.3创新优化新型通信联络手段
在社会经济持续进步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给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消防通信模式从传统模拟常规网络,逐渐向数字集群网络发生变化。当前,人们常用收集都具有5G通信业务,功能也处于不断开发与研究中。对于消防部队的业务来说,集团网收集具有区域性,短信平台、电子道路水源手册的查询、传输火场信息系统等各项功能也逐渐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给火灾扑救提供更多可参考的信息,给火灾扑救创造一定便利[4]。以移动互联网终端平台、卫星通信设备等,以此作为关键的地下建筑消防通信工具。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等新技术的融入,也逐渐发展成了建筑火场通信的关键技术。
结束语:对于地下建筑消防通信中的问题来说,制定与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及时扑救火灾,有效降低人员伤亡概率。在技术、科技持续发展的同时,消防组织应当促进消防通信系统建设智能化发展。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切实提升地下建筑消防通信建设水平。相关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通信组网技术水平,及时地将火灾扑灭,进行多种类型事故救援。在同步接收火灾现场信息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保障,从根源上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唐斌.地下建筑消防无线通信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J].长江信息通信,2022,35(08):178-180.
[2]王引.浅谈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无线应急通信组网[J].数字通信世界,2021(02):122-123+131.
[3]赵建华.地下建筑消防通信问题及其改善策略分析[J].电子世界,2017(10):60+62.
[4]朱锦聪.地下建筑消防无线通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智能城市,2017,3(04):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