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系统变电技术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对变电站运行设备的安全稳定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变电运行设备出现异常,将会导致电网运行出现异常,不仅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危险,而且会导致运行设备停止工作,出现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变电运行技术具有合理供应、有效利用电能的特点,并且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改变输配电的电压,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的运行效率。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传输的安全要求正在不断提升,所以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技术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收电能及分配电能,也要更好地确保电能使用的效率,减轻电能输送中的设备负担。
2电力系统变电技术现状问题
2.1危险因素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在技术使用前要预先考虑到各类危险因素,只有把各类危险因素都统筹考虑,整体布局,才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电力系统出现异常和电力系统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从理论上讲,无论哪种变电运行技术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在加上电力系统使用设备的厂家不同、设备型号不同,各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功能位置、设备参数、使用环境不同,给设备运行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因此,在变电站设计之初,需要统筹设计,充分论证,以便于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安全可靠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率的发生,同时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中,电力系统各类设备的协调调度工作,只有统一的调配,才能够发挥出作用。但是实际运行中,由于设备复杂、设计参数不同,设备质量等,使得危险因素不断增多,威胁着电力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2.2电流互感器(CT)故障
某日,某220kV 变电站#1主变差动保护动作,三侧断路器跳闸,专业人员到达现场检查,在10kV高压室内的#1主变压器主变主进开关柜内,发现#1主变压器10kV侧C相CT损坏。继保专业人员对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进行检查,确认保护装置及CT二次回路无问题;现场检查#1主变压器10kV侧C相CT本体外绝缘无损坏,证明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内没有短路故障。#1主变压器10kV侧C相CT本体有黑色黏液流出,一次主接触部位的螺栓烧黑,属于严重过热问题,经过分析,10kV侧C相CT因制造质量问题,在负荷较大、高温天气下严重过热,内部被烧坏,造成主变压器差动保护不平衡电流过大而动作跳闸。
2.3站用变、变压器故障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整个的电力系统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变压器极易发生异常状况。某日,某220kV变电站#2站用变变压器内部短路,站用变压器保护动作,但其10kV侧断路器拒分,继而应发#2主变压器10kV侧开关柜故障。由于#2主变压器保护装置存在缺陷,差动保护拒动,越级到上一级保护动作跳闸,造成全站失压,事故造成#2主变压器被烧毁。变压器发生异常的原因有很多,零件的破损、零件的老化都容易导致变压器磁芯无法正常工作。如果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运转不灵、强烈振动以及发出刺耳的声音时,都要及时检查变压器是否发生了异常情况。尤其是在阴雨天气下,变压器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发生爆裂导致火灾的发生,因此要特别注意变压器的工作安全性。
2.4温度变化
温度的变化也是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某日,某220kV变电站值班员巡视设备时,发现#2主变压器110kV侧B相套管线夹颜色变黑,氧化严重,可能存在严重发热,使用PM525红外成像仪对#2主变压器110kV侧B相套管测温,套管上部接头最高温度达107.6℃,测温时的环境温度为25℃,负荷电流为569A。停电检查,发现该套管上部接线头的螺母丝扣与导电杆因接触不良,已经因过热引起轻度熔焊,现场对套管上帽、接线头及套管导电杆进行整体更换处理,原因分析主要为制造厂的机械加工精度低,减小螺母与导电杆之间配合的误差,导电回路接触电阻大,在大电流下长期发热所致。变电运行设备在高温下不仅会使工作效率严重下降,导致设备发热,硬性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
2.5油位异常
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的另一大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油位的异常,油位异常导致变压器轻瓦斯+油位低跳闸,重瓦斯保护动作,造成变压器跳闸,影响所在片区的用户正常供电,会导致系统的损坏,引起电力系统内部的放电情况,并且还会烧毁电力设备中的线圈,造成火灾、引起大面积的停电。如果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因为主变过负荷引发的油位高报警、应该及时联系调度降低主变的负荷或者转移部分负荷;针对强迫油循环自然风冷的变压器,由于油泵电机烧坏、风扇全停、站用电故障引起强迫油循环停止运行,导致的油温度升高,油受热膨胀,造成油位上升,应该及时恢复油循环系统、停电对油泵进行更换,及时恢复站用电的运行,恢复对油泵和冷却器风扇进行供电;如果由于变压器充油过多引起的,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放油处理。
3电力系统变电技术改进措施
3.1提高相关人员能力
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技术的应用中,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想要改进电力系统变电技术的应用,就需要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在操作中能够熟练掌握技术要领,并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首先,要加强相关人员的能力素质的培训工作,专业素质突出,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要言传身教,帮助其他技术人员提高操作的熟练度和规范化程度;其次,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每名人员的责任分工,一旦出现问题,做到追责到人,赏罚分明,这样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培养工作责任感。
3.2 相关设备的改进
改进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技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加强对于相关设备的探索和研究。相关设备的提升可以采取引进外国先进变电运行设备的方式,这样可以帮助电力人员更好地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研究出更加适合我国电力变电输送的相关设备。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未来发展趋势方向,加快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融合,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的机械化与智能化的水平。另外还要确保变电运行设备的统一性,这样才能大幅提高电力运输的效率。
3.3加强变电验电
变电验电环节是变电运行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变电验电的工作效果,才能够进一步确保在变电运行的各个环节不会出现漏验电的情况,从而避免出现重大电力事故的发生。比如在装设变电运行设备的接地线时,一定要严格进行验电工作,验电前确认验电器功能完好,认真核对地线、地刀的间隔,核对地线、地刀的名称和编号,想明白、想清楚再干、不明白不清楚不干,把危险因数降到最低。操作人员也要做好自身的个人防护用品准备工作,在操作时统一佩戴绝缘手套,穿防电弧服、戴防电弧面罩、穿绝缘靴。在平时还要加强对于人员工作责任心、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在各个环节都做好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3.4 变电运行技术操作管理的实施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技术的改进措施还体现在对于技术操作管理上,要时刻注意技术操作的规范性问题。很多电力事故都是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惨剧,因此对于变电运行技术的操作实施严格、规范的操作管理条例,并依据管理条例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巡查和不定期的抽查,以促进管理措施的有限落实,达到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技术更好利用的目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行技术是电力系统的重点环节,也是电力系统可以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保障,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对于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当中所存在的现状问题要高度重视,对于技术上的难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并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确保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以促进变电运行质量效果的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燕兰. 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技术问题的探讨[J]. 物流工程与技术,2016,36(09):69-70.
[2] 韩志强.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1235-1235.
[3] 吕国强.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技术及管理探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8);135-136.
[4] 艾新法、郝曙光 变电站设备异常运行及故障分析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