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体育运动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年龄特性,巧妙融合了娱乐性和趣味性,使得这类运动形式与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和方式有着显著的区别。小学体育教师应深入研究和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把握小学体育趣味化教学的深远意义,精心设计并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体育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实现有效锻炼的目标。
一、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趣味教学的意义
趣味体育课程由趣味游戏、体能训练、团队合作和个性培养构成,把体育运动趣味化、游戏化,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童年生活,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趣味体育项目不仅能够丰富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还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通过引入趣味体育项目,学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获得更多乐趣和挑战。趣味体育项目的设计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并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趣味体育项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其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愉悦感。
二、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趣味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体育器材
与传统的金属或硬塑料体育器材相比,软式体育器材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强的趣味性。这类器材主要由塑料或泡沫等轻质材料制作,其成本较低、色彩鲜艳且造型独特,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更容易被学生接纳和喜欢。在趣味体育项目中使用软式体育器材,既能降低学生受伤的风险,又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例如,在障碍赛上可以选择用柔性跑道代替传统水泥路面,这种跑道表面平滑,不会造成伤害;在跨栏比赛中,可以选择使用柔性横杆取代铁质横杆,这样的横杆不仅强度高还具有弹性,不易损坏。另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创新体育器材的设计,让其更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比如,可以设计更具有亲和力和趣味性的器材,如动物形状的跑步机、色彩斑斓的投掷圈等,以此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可以设计和定制更符合他们需求的体育器材。比如,可以设计小型的跨栏架、低高度的跳高架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对于器材的创新,应该注重器材的安全性、趣味性和科技性、一物多用以及定制化等方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二)组织趣味竞赛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在枯燥的学习中很难产生持久的兴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适当组织比赛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在体育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合适的音乐,营造活跃的氛围,同时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各组学生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模仿该运动员的经典动作。当某一小组模仿时,其他小组则猜测该学生模仿的是哪一名运动员,最后看哪个小组在最短时间的内猜对的数量最多,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意识,能够通过多种形式深度探究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这一发展规律,创新体育比赛的形式,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分组,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训练任务,如投篮、带球移动等。而后,经过反复训练,在课堂最后留出一些时间组织各层次的学生进行比赛,教师和其他层次的学生一同选出表现最好、动作技能最熟练的学生,并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录制下来,然后发送到班级群里,让学生自行观看并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
(三)创设趣味情境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逐渐迈入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小学体育教师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趣味化教学,将抽象的知识点以较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运动视频或动作技能分解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学习体育技能,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以往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通常以灌输式的讲解方式教授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信息化素材,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模式。如在排球教学中,笔者为学生搜集了中国女排的比赛视频,适当剪辑后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女排姑娘们的强大实力和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深化学生对这一体育活动的认知。当学生观看完视频后,笔者在恰当的时机提问,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以此活跃课堂氛围。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从而将体育精神印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激励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三、结语
趣味体育教学法对体育课程教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它既能满足学生的娱乐需求,又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价值观念,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趣促学”的原则,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趣味化的教学环境,同时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合适的情境,组织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翔.“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趣味教学探析[J].甘肃教育研究,2021,(07):51-53.
[2]韩爱华.趣味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3,(33):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