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业是我国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最近几年发展迅猛。站在行业全局角度来看,制药格外注重药品加工过程中对精细度的控制,流程繁琐内容复杂涉及不同专业,对原材料类型及用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制备阶段形成大量附属产物,以致于制药废水组成较为复杂,对环境与人体健康危害较大,这无疑带给污水处理单位更大压力。因此,要对制药污水进行综合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1制药行业水污染分析
1.1通过工程分析确定污染来源和组成
药物生产是极为复杂的过程,对工艺运用水平要求较高,结合具体情况调节用水量,加工结束之后产生大量废弃物质,正因如此站在客观角度对环境进行评论时,必须对工程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污染成因掌握污染物生成流程,了解污染物排放详情。分析阶段要将重点放在生产加工设备方面,对生产全程加以概括,包含原材料选择、污染物处理等。由此掌握生产核心,确定材料加入时间,明确生产必需条件。
1.2做好物料平衡和水平衡分析
药物制备阶段,所用材料具备多样化属性,但实际产量较低,且会生成许多附属产品,排出大量废弃物质。水是药物生产必须品,但不同生产情况下用水量存在较大差异。正因如此,为掌握废弃物质生成情况,必须计算药制备所需材料,如此才能减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现状。
1.3对污水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基于制药原材料与应用工艺之间存在的差异,制药废水成分及浓度不完全相同。譬如,化学制药过程中使用大量化学材料,制药工艺较为复杂,因此制药废水中成分较多,某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占比较高,不易对制药废水进行可生化处理。某些成分简单的药物加工过程中排放的污水组成简单,污染成分主要来自设备清洗剂。面对不同药物生产废水,治理过程中要选择针对性更强的技术手段,考虑处理阶段设备与材料成本,确保治理效果前提条件下避免资金浪费,同时分析处理设备运行效果以及污水处理场格局分布,尽量选择一些地埋式的设计模式,避免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1.4对运营期的环境进行管理
为保证污水处理设备可以稳定运行,于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药厂必须成立专职环境保护的部门,动态监测制药污水排放,定期对排放污水进行检测,确保制药污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满足既定标准所提要求。同时,考虑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由此入手制定紧急应对方案,以便超标污水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置,防止阻碍制药行业未来发展,维持生态体系平衡,削弱污水排放带来的负面影响。
2制药行业水污染环境的防治措施
2.1化学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曾有研究机构通过微电解结合厌氧工艺对制药阶段产生的废水加以处理,结果表明当Fe和C之间用量比例达到30左右时效果最佳,强化生态特性。利用SBR进行生化处理时,污泥负荷控制能力约维持在0.5kg,经过长时间曝气处理之后多数COD可以被完全清除。另外,某些研究人员通过氯霉素与抗菌素混合产物处理制药废水,结果证明大部分COD会被清除。
2.2生物生化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在生物生化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当中,国内有学者使用电解法对高浓度的核黄素上清液进行预处理,然后再和其他的生产废水以及生活污水进行混合,然后尝试用水解酸化的方式来进行操作,再使用CASS工艺进行处理。在最终的研究当中可以发现,经过电解预处理单元的处理之后,核黄素上清液的pH值会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会从小于1上升到6~9的水平当中,与此同时COD的浓度也会出现明显的下降,整体的去除率能够到达71%左右,并且在SS和色度去除率当中能够达到83%和67%。在相关的处理工艺当中,Fe-C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抗生素类的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正交试验以及单因素的优化试验,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定铁和碳之间的体积比例是3:1,曝气量达到100L/h,pH值控制为2.5。在这样的一个操作条件之下,废水的色度以及COD的去除率都比较高,达到74.5%和48.7%。对于铁碳单元来说,出水的pH值为3.5~4。根据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使用这样的一种处理工艺进行预处理,能够降低COD的浓度,使得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提升。
2.3中药、中成药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国内曾经有学者使用活性炭吸附处理的方式,对中药当中的废水进行处理,根据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随着活性炭填柱高度的增加,活性炭本身的吸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当活性炭的填筑高度达到25cm的时候,COD的去除概率能够达到95%的比例。使用接触氧化结合水解酸化和SBR工艺对中药废水进行处理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处理措施,并且也是一种操作方式比较简便,消耗成本比较低的处理方式。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能够使得污泥处置的麻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降低。气浮结合SBR和滤池工艺也是常用的处理手段,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来说,其处理效果比较稳定,耐冲击的负荷能力比较高,不会出现污泥膨胀方面的问题,工艺运行的费用比较低,并且这样也比较简单,容易进行维护工作的开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药物制备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水,而这些污水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如果不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治理,必然会造成恶劣后果,加剧生态恶化同时威胁人体健康。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现象带来的危害,积极开展治理工作,全面分析药物生产,确定污染来源与主要成分,判断不同防治措施可行性,深究各类药物生产过程,落实针对性措施开展治理工作,如此才能减少污水造成的破坏,取得理想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佳佳.生物制药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思路及要点分析[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4(5):43-45.
[2]梁敏禧.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002(009):P.16-17.
[3]张义.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002(01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