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病人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神经内科病人康复的影响
​叶庆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叶庆,. 实施病人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神经内科病人康复的影响[J]. 神经科学研究,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7467.
摘要:
目的:分析为神经内科病人家属提供同步健康教育的方式以及意义。方法: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开展本次关于同步健康教育的研究,期间总共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86例随机分为两组并开展教育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方式完成分组。常规组应用传统医护措施。实验组采取同步健康教育。以依从性为主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依从性指标明显好于常规组,依从性的数据对比有实践价值,P<0.05; 实验组的护理评价结果明显好于常规组,数据对比有实践价值,P<0.05。结论:为神经内科病人家属提供同步健康教育的意义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与家属在医护服务中的依从性,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健康教育价值,值得普及。
关键词: 同步健康教育神经内科病人家属护理意义
DOI:10.12721/ccn.2022.157467
基金资助:

在神经内科的医护工作中,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在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不仅在于为患者提供医疗层面的帮助,同时还会涉及到病人家属的病情信息提供,同步健康教育的工作实施是提高患者与家属对于疾病认知水平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提升医护服务满意度的关键[1]。在临床中许多的家属及其家属都会不断的打电话或询问从而了解患者病情,此时会导致护理工作压力不断提升[2]。对此,本文以神经内科为例,探讨对病人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的方法、效果,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开展本次关于同步健康教育的研究,期间总共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86例随机分为两组并开展教育研究。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6例、17例,年龄计算结果为48.56岁;常规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16例,年龄计算结果为47.66岁。一般资料中数据对货币无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传统医护措施。

实验组采取同步健康教育,具体医护措施如下:1、初期。在治疗初期,及时为患者与家属讲解治疗药物的治疗必要性以及长期性,在治疗时间、剂量以及治疗期间的禁忌、不良反应等,及时消除顾虑、怀疑等负面心理感受。和患者沟通交流期间需要掌握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发展情况关注度等因素,为患者制定规范、系统化的日常计划表,同时将这一表格作为治疗期间的时间轴,内容主要涉及到检查项目、病情记录、护理措施等。另外,为患者提供关于疾病的《自我健康医护指导手册》,指导患者自我开展生命体征状况跟踪记录,并按照记录结果做好饮食、运动的合理调整以及药物的正确应用;2、中期。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协助患者形成规范治疗的习惯,因为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比较强,治疗后会出现一定的不舒适感,从而导致医护依从性逐渐下降。根据患者的具体特征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的降低治疗不良反应,提升治疗舒适度,同时提供饮食指导,提高生活质量。针对家属及其家属,在治疗期间每周开展一次关于疾病的健康讲座,讲座的内容以自制的多媒体教育工具为主,以录像、图片以及宣传手册等手段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与自我护理能力;3、后期。在患者病情基本好转后及时为病人家属提供疾病治疗情况的总结,继续观察用药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按照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呼吸康复训练,在恢复期注重生活方式的教育,并针对各种错误生活习惯做好干预,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认知与管理能力。在出院之前做好行为指导以及延续性健康教育。在医院期间为患者提供治疗卡,每天在治疗后让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卡上记录治疗时间,并逐渐形成良好的治疗习惯。在出院年之后需要及时发放治疗记录卡,同时每次复诊时检查。

1.3观察指标

以依从性、满意度评价结果为主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临床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数据的记录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由通过专业培训后的2名工作者录入,规避数据录入错误。计数的资料采用率方式进行表达,同时应用X2检验。计量的资料应用正态分布的形式进行表达,同时应用T值进行检验。检验的基础水准为P=0.05,低于该水准则证明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的依从性指标明显好于常规组,依从性的数据对比有实践价值,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依从性对比

截图1741329531.png

2.2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

实验组的护理评价结果明显好于常规组,数据对比有实践价值,P<0.05,详情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

截图1741329548.png

3.讨论

同步健康教育属于医护工作中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近些年临床医护工作模式的不断转变,在受重视度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3]。有实践研究证明,同步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存、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可以接受更加顺应性的护理服务,从而保障患者可以顺利康复[4]。另外,对家属提供同步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缓解家属的紧张、焦虑等情绪,针对患者的生存状况、疾病特征等提供不同的同步健康教育内容,可以更好地保障家属及其家属满足患者康复需求,为神经内科的医护工作开展提供支持[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依从性指标明显好于常规组,依从性的数据对比有实践价值,P<0.05;实验组的护理评价结果明显好于常规组,数据对比有实践价值,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对神经内科患者提供健康护理服务中具备突出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患者与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更好的明确疾病特征、医护操作流程,从而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支持,保障整体康复水平。

综上所述,为神经内科病人家属提供同步健康教育的意义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与家属在医护服务中的依从性,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健康教育价值,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杨文.家属健康教育对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8,13(6):11-12.

[2]徐桂红,何艳芳,宋扣兄,etal.家属同步行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19,24(19):205-206.

[3]李伯静.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门诊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31(14):34-35.

[4]王静.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压力性损伤中的预防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2019,14(12):233-23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