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意义
首先,降低现场安全隐患。工程开展阶段,现场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较大,极易出现高空坠落、基坑塌陷等各类安全事故问题,对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为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应积极强化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工作。合理划分各部门岗位职责,实现对工作区域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岗位责任制,以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因外界因素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问题。其次,提升人员综合素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充分规范人员的不良工作行为,降低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同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活动,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现场施工阶段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配备安全装置,科学规范地进行施工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最后,实现建筑行业持续发展。施工安全是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障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也为后续工作的实施提供一定经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质量安全意识薄弱
在住宅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参建单位和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存在重进度、轻质量,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管理的现象。例如,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赶工期,忽视了基本的质量安全管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时有发生;部分监理单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质量安全问题,疏于现场监管;还有部分建设单位盲目压缩工期,对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度不够。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导致质量安全行为不规范,极易酿成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2.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但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细则和操作规程仍不健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三项岗位人员”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隐患排查治理等基础工作未能有效落实,安全防护设施和措施达不到规范要求。还有一些企业未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缺失或不完善,事故发生后响应不及时、处置不得当。安全管理制度的空白和缺失,让事故隐患难以得到有效管控。
2.3现场管理控制不严格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控制不严格,是导致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施工现场“六个严禁”等强制性标准落实不到位,特别是临边洞口防护、高处作业防护、塔吊防碰撞等安全措施执行不严格,事故隐患突出;现场物料堆放杂乱无章,施工机具摆放不规范,场容场貌较差,给施工作业带来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施工用电管理混乱,漏电保护装置缺失,违章用电现象普遍,极易引发火灾和触电事故。
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增强安全生产思想意识教育
在建筑工程领域,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其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增强安全生产思想意识教育,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在开展安全生产思想意识教育时,不能将其作为一次性培训,而是要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在项目开始前,应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让全体员工明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义务。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分享会,通过讲解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强调安全操作规程等方式,不断深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企业还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确保这些规章制度能得到切实执行,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以儆效尤。通过这样的教育和制度保障,可以让施工人员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2完善安全制度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实施的主要参考依据。制度内容应明确各部门人员的管理职责,详细说明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周期,确保对现场工程进度以及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控。合理划分各部门工作任务,明确人员职责,保持内部人员之间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实现对现场施工的全过程管控。对于施工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应第一时间安排人员调整,防止安全隐患不断扩大,对施工现场造成严重危害。人员责任划分方面,应构建明确的工作构架,建立现场管理控制体系,加大现场监管力度,确保在预定工期内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将工作职责落实到个人,以激发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此外,建立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的沟通机制,现场人员应定期汇报现场实际工程状况,并对竣工部分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整体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为建设安全的施工环境,可关注以下几方面
内容。
第一,贯彻落实安全施工制度。针对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状况,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安全制度在各工程环节中的有效落实,从而增强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二,引进信息化设备。为实现对现场工作的全过程监管,应引进信息化设备,并安装至工程进出口区域,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远程操作,实现对现场的全面监控。在安全装置中设置感应系统,管理人员登录平台实时查看人员安全装备的配备情况,实现动态化人员管理。第三,做好安全检查。现场人员应落实巡查制度,不定期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检查,充分掌握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达到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
3.3优化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及流程
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和流程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企业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和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企业在优化施工工序时,应先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规划,合理安排各个施工工序的顺序和时间,确保每个工序之间的衔接顺畅,减少等待和浪费。在经过优化施工工序后,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减少成本。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此外,企业还要注重设备的选择,尽量选择性能优良、效率高的施工设备,并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同时,还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在优化施工工艺和流程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关注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噪声和粉尘污染等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绿色环保。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工,且具有良好使用功能的基础保障,也是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对建筑行业来说,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在整个施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积极探寻更多有效路径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以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宗志伟.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缺陷及优化[J].石材,2023(8):102-104.
[2]齐枚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砖瓦,2022,(02):9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