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很多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另外,伴随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教育观念的转变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改变。以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为:培养出具有经济管理职业素养,并且基础知识水平高,具备基础应用能力、综合技能强的高素质人才。尽管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已经为我国甚至世界培育出大量专业人才,但是实践教学环节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亟需被解决。基于此,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还需在教学方面创新发展和进行改革,以此来更好的适应快节奏的行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变化,培育出满足现实需求的优质人才。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发展现状
上个世纪末期开始至今,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发生很大变化,专业课程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及优化,陆续在高职院校中增加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等相关课程。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该课程在当下备受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市场经济下经济管理人才需求方向更加明确,以及高职院校中综合能力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的提出而决定。虽然经济管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在不同阶段会出现一定的变化[1]。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该专业课程依然是核心和重点课程。而且生产管理以及市场营销和经济学也全部是按照专业的不同,凸显专业特色从而开展的教学课程。伴随新课程的陆续推进,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进程加快,同时也取得一定成效,在教学模式改革中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协同育人等全新育人模式实施教学,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为学生制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育人目标,使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成果更加显著,为我国职业教育长远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不足
(一)忽略实践教学,并未给予实践教学足够的重视
现阶段,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出现一个现象,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实践教学,导致实践教学效果较不理想,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稍弱。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长期延续和使用传统教学理念,使教师的思维被局限和固定,教师的教学理念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日常教学环节,教师常常忽略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而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脱节,也导致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与效果并不理想。
(二)教学的模式固定和单一
过去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常常使用传统固定的教学模式,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很单一。在教学期间,教师优先进行示范教学,而学生则是按照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与操作示范来进行操作。在这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则是被动的学习理论知识,单纯的对教师的实践行为与操作被动的模仿,并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这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及思维发展带来制约和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
(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过于滞后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期间,出现了资金不足与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企业也普遍出现此类现象,企业不愿意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接受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以经济管理这一专业为例,学生可以实习的企业包括物流企业以及证券企业还有金融机构等,可以任职的岗位有人力资源相关岗位、财务与营销管理等高职岗位。当下这些岗位是多数企业不愿意为实习生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因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一定难度。还有就是高职院校自身的资金不足,无法全面投入到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使实践教学的效果不够显著,教学质量略差[3]。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完善举措与实施途径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期间,要立足实际,综合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二者良好的结合,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另外,若想使学生可以很好理解和吸收学习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协助学生形成全面素质和良好的品德,应该把实践教学当作是中心,构建一个以应用型为中心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仅有此,学生才会在良好的品格和素质的基础上,把从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良好运用到实际高职中,进而促使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得意良好实现。
(二)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
为了能够使高职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还需对当下所使用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和优化,适当的进行更改,保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在教学理念上以被平等的对待,另外还可以适当的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实验教学的大纲与实习大纲,还有实验教学计划等各类教学文件进行完善。把循序渐进与创新教学作为原则,依据此原则实施教学,为实践教学进行提供科学指导,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能够满足教学现在以及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与此同时,也可以把教学需求作为参照,把情景教学、参观和演示,以及沙盘推演等各类丰富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运用,使各类教学方法的优势充分体现,利于加快教育信息的传递速度,也使学生在更加逼真和适宜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接受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在高职经济管理实训环节被广泛应用,应用该模式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个人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尽量选择合理并且真实以及最新的案例,把其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一个更加真实和逼真的环境中学习和锻炼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推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为了切实落实好实践教学,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践教学期间,要想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缺乏企业的支撑将是很难实现的,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同时为企业在技术和治理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撑,企业会因此不断提升自身的运作效率,使高职院校和企业实现双赢。此外,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能够使学生得到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实训及实习工作,以免荒废和逐渐淡忘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在面对现实遇到具体问题时,应利用高院院校教师自身的文化知识与积累的经验、较高的专业造诣去解决实际存在问题。同时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可以把学生的实践成果当作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成果的展现,可以使评价更加的准确和真实以及更加的客观[4]。
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可以实现和达到加强实践教学的目的。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立足实际,结合学生现状和教学的实际需求构建产教融合教学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做好以下几个不同方面工作:一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要凸显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性和前瞻性,也要保障实践作业能够与生产作业有效结合,而非仅考虑学生演示和模仿层的现实需求,这样利于发挥实训基地的最大作用,通过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产教融合教学顺利进行,满足产教融合教学现实需求,企业应积极和主动的参与其中,确保院校和企业良好的融合,便于实现校企联合办学的育人目标。
(四)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创新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期间,仅有尝试不同的考核方法来进行考核,才可以看出各类实践教学模式优势与效果的好坏。另外,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也要做好考核方式及教学评价工作。这样便于分辨出各类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和好坏。所采用的教学评价和考核的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综合式的考核方法
综合考核的方法主要是利用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的多种能力实施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均可以利用面试的形式来进行考核;而笔试则是利用科学与合理的设计来进行,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利用试卷的形式充分体现,便于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5]。
操作式的考核方法
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而操作式的考核则与传统常见的考核方法不同,侧重对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其中操作的考核涵盖的内容有:考核标准与考核环境还有考核的内容。其中考核的标准应结合企业中各个岗位认知标准来制定,考核重点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在考核期间应保障考核的环境与学生训练时环境的一致性。与此同时,其他方面应与学生所学习真实环境相接近,便于检测出学生真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
作品式的考核方法
作品考核被广泛的应用在案例教学这一模式中。在案例教学期间,学生可以依据教师所提供的不够完整的案例,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案例中出现相关问题,便于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自己专属的作品。所以,作品考核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利用考察学生个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获取最后的考核结果和数据[6]。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讯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期间,人才培养环节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出现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的现象,出现实践教学形式固定和单一问题,同时因为高职院校自身资金不足原因,导致教学基地的建设较为滞后,对实践教学的效果与教学质量带来不良影响。面对这一现状,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实践教学期间,要紧随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逐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保障教学改革工作良好落实。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提高对实践较虚的重视度,另一方面也要丰富和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 ,做好实训地基的建设工作。通过上述各个举措的实施,以此来完善现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丹.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时代经贸,2020,(21):97-98.
[2]杜思逸. 浅谈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J]. 财富时代,2020,(06):48+50.
[3]段晓军. 关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6):285-286.
[4]王爱卿.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今日财富,2019,(02):152.
[5]周权,冯松.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探索[J]. 考试周刊,2018,(82):44.
[6]陈领会.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明日风尚,2018,(16):244.
作者简介:张光胜 1974-4 男 籍贯:湖南 常德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