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限制,教学中出现了强烈的“高耗低效”的现象,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很大的阻碍作用。项目式数学习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据意识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项目设计不合理,学生的主体价值没有被充分体现,使得项目式数学习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针对目前小学数学项目式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项目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使每个学生在数学教学中都能充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整体素质。
一、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微项目学习是项目式学习的一种形式,具有专题性学习的特征,但也有不同之处,其“微”可从两个角度来表现。首先,在内容上要“微”,把项目式应用到教学中,选取的专题尽可能地小;其次是方法上的“微”,它与多学科交叉、多学科融合的专题学习不同,通常只应用于单一学科,方法比较简单。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不受限于课时。微项目学习中所说的项目并不是一节课的教学,也不一定都是在课堂中进行,而是一个项目的整体设计,可以是课前、课中、课后,学生既可以在家中或学校课余时间进行,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不会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制约。二是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突破。项目式是指以项目主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它要求教师对与项目主题有关的知识进行梳理、重组和整合,并突破原来教科书内容的限制。微项目学习不是按照教材的安排来进行,而是以项目为主题来进行教学,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三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重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会在一堂课上集中于一个或几个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而后通过长期的积累来达到学生的综合素养。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微项目组更侧重于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每个专题的学习过程中,都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式学习活动是生动、灵活、自由、开放的,数学项目式活动是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化为数学能力的一种载体。可以促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下是以具体的个案为基础的分析。
(一)设置主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上,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学习题目,使学生产生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在确定主题时,应当具备如下特点:一是从学科视角出发,以核心知识为基础进行重构,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教学方法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对知识的重视。学生有责任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历,对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并以已有的知识和经历为基础,发展新的知识。从课本上可以看出,新教材中“项目式”的主题,都是从数学的角度出发的,而且都是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其次,从学生的观点来看,是与认知发展的先后次序相一致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项目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特征与生活的关系,并能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价值,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科书中,每个章节的结尾部分都是对这一章的总体总结,因此,在“项目式”的学习中,我们必须根据以上的知识来完成。
(二)合理选择内容
一旦话题确定,就要选择内容。在“项目式”的训练中,恰当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项目式的研究发现,项目式所选用的内容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要从量上反映出内容,而“项目式”则要突出“微”。由于当前的数学训练课程安排紧张、任务繁重,大部分学校和老师都采取了传统的方式来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在综合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本教材在“项目式”上进行了细致的编排。“项目式”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教学时间短,教学效果好,教学效果好。教材作为教师、学生、课程的纽带,只有在课程框架中和教材紧密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项目式”教学是满足课程要求的。通过对教材“项目式”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并达到触类旁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项目式”的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在课程改革中,应回归到生活的课本,“项目式”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学习;二是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生命,体会到数学的神奇。
(三)精心设计活动
“项目式”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所学的各种资源,并运用各种方法,使他们能够以一种互动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技能,就必须加强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在项目实施后,不管是对管理者,还是对教育者,都具有实际意义。“项目式”的价值差异主要体现在把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情景,以及从专业层面上解决问题。通过“项目式”,学生们可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理解数学小组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同学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是多么的重要。在“项目式”的活动设计中,要做到以下几种:一是要对知识进行探索,在全部的项目活动中都含有探索性的活动,所占的比例很大。探究活动既能反映出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能防止盲目学习。其次是理论上的分析,在教学活动中,都要进行理论分析,通过课本上的相关记录,可以从理论上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对项目进行有效总结
新教材的最大改变是在原来的教材中加入“项目式”。通过对“项目式”的分析,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相关的课题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选取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并在活动设计上进行了相应的活动。这些活动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又能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项目训练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它能拓宽学生的眼界,指导他们的学习,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整个教学计划。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式数学习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数学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作为新时代数学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掌握好学生的数学学习规律,能够合理运用项目式数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人都能保持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兰衍局.一个项目玩一节课——小学数学项目式化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小学数学教师,2021,(5).
[2]郭先桃.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项目式学习的实践途径[J].成长,2024(3):124-126.
[3]胡慧慧.新课标下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J].教育进展,2023,13(7):4306-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