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邱仕英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邱仕英,.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 数学教学与研究,2025.3. DOI:10.12721/ccn.2025.16437.
摘要:
数学的核心素养,不仅表现为解题能力,而且表现为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逐步形成的,而对其进行正确的判断,则可使其具有较强的科学直觉。如果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意识,那么作为老师,要在容易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生动的课堂,把在实际生活中能用到的实践活动充分地进行,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DOI:10.12721/ccn.2025.16437
基金资助:

前言: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教育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层出不穷,并且层出不穷,在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既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更好地享受学习的快乐,此时教师就要采用更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论文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几种可操作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意识与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如何使学生注意到知识的实质与重点,这是每位老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若在变分法教学中打破了原来的教学方式,就会迫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传统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去探究一些表层的问题,这样就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可以按照老师提供的教材来设计,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这个过程,进行直接的猜测和研究。逆向突变的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好奇心,而不会被“强迫”着去看,而是在思考的时候,卷缩在运算的过程中,才能将边与底联系起来。通过课堂程序与课堂形式的转换,让学生进行深度的、独立的探究,在独立的推理与想象力的帮助下,他们对数学概念的表达有了更深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隐形思维,这明显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好得多。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而对其进行正确的判断,则可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科学直觉。如果有些学生具有了数学意识,那么他们对数字的敏感度就会非常高,他们会下意识地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观察周边事物所蕴含的数学特征和规律,从而在客观世界中解决问题,并且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将数学融入到实际的生活当中,用数学来解决问题,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对数学的敏感性。

二、设计活动主题,组织教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是一种普遍的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也可以从学生的独立思考中解放出来,扩大他们的思考范围。应当指出,在整个活动中,数学教学活动的主题设计是关键,老师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对活动主题进行合理的优化,并按照教学设计来设计核心素养,以此来指导学生开展协作探索,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比如,在教授“方程”这一知识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归纳出常见的方程基本模型:ax±b=c,a-x=b和a÷x=b,用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方程的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他们对方程的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在教学长度和重量等数学知识时,由于其概念的抽象性,学生们很难理解,所以,老师可以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的活动来推动教学,让他们在比较与实际称量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长度、重量的区别。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做好课程的建设者,要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这些生活中的小问题融入到教学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在对百分数的认识上,学生可能对所学的概念有些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比喻或活动,将这些抽象的表述具体化,比如组织扔沙袋、打靶,让学生计算打靶的击中率,也可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老师可以提问,大家都知道我们班级的出勤率是多少吗?然后,让学生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把数学中的问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他们觉得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他们体验到了数学的快乐,喜欢上了数学,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对数学有更深更有效率的了解。

四、培养逆向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时,老师可以将其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对其进行有效地训练,使其在学习中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从而使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在特定的情景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探索,从而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比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门课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练习,使他们能根据实际的生活情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了解到数学问题的意义。而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可以通过绘制线段图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并能熟练地解决与倍数相关的两步运算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变式问题。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开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养成仔细审题、自我检查的好习惯,使他们的思考和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同时也能强化他们的学科素质。

五、加强知识整合,做好教学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受学生年龄、学习特点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很难保证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连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的学科素质。而在有效的教学评估中,学生可以充分地体会到数学课堂的吸引力,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为例,为了达到让学生能够结合现实问题情景做好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效提高学生数据汇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强化知识的整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加强他们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对搜集资料感兴趣,从而认识到搜集资料的终极意义与实用目标,从而提升学生资料搜集的效率与准确度。要想让相关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就必须要让老师们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相结合,做好教学评估,使他们的学习动力得到充分的激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的竞争意识,建立有效的语言课堂。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回顾反思,使他们能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相结合,强化复习,在对对比探讨的验证中,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创新,同时也让他们积累了对数据的分析体验,使他们的数据分析意识得到切实的加强。

总结:总之,核心素养是人类发展的根本,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老师要把对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通过授课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老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必须先认清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师国峻.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49.

[2]王自强.浅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天津教育,2019(36):124-12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