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接诊的颅脑外科患者的相关资料。将标准化护理措施应用于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的高危患者中,为患者制定更加标准、个性化的护理流程,对疾病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纳入标准:①年龄>20周岁;②一般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③ASA分级在Ⅰ~Ⅲ级者。排除标准:①有多次手术史者;②术前服用过药物者;③有精神类疾病者;④慢性病史者。根据术后24h内是否发生排痰困难者为例。本次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
1.2方法
1.2.1护理人员的标准化组织管理
借鉴层级管理模式,实施护理人员的标准化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按体检中心职能和工作任务特点,设置检前预约、前台、采血、导检、护理技术、录入6个工作小组,各小组设立组长1~2名,分别负责各小组的日常工作、质量控制、考勤及特殊事件处理。护士长负责总体协调。(2)将护士按工作年限、工作能力、学历、职称、性格特征等综合因素进行楼层及小组工作分配。(3)根据护士职称、年资、组长层级等设置不同的奖励绩效,同时根据每月护理质量指标考核情况,对优秀人员进行奖励,对考核缺陷人员进行处罚,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4)考核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成立以科室护士长、护理小组组长及高年资、高职称护士组成的护理质控三阶梯管理小组,按优质护理、医院感染、护理教学、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体检报告管理等进行分组,定期检查考核,开展质控活动。
1.2.2对深静脉血栓知识进行讲解
针对深静脉血栓知识进行讲解,并发放制作的宣传图册,使患者、家属了解疾病症状以及危险因素,进而调整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尽早发现疾病,并及时上报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干预,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术后对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等进行监控,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对于存在意识障碍、术后麻醉未醒的患者需进行肢体被动按摩,特别注意下肢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按摩,以促使血液回流。尽可能避免在膝下放置软垫、过度屈髋的问题,预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定时翻身,改变体位,而对于术后恢复意识的患者,则鼓励其及早下床,需卧床患者在清醒后则进行床上深呼吸、膝关节、踝关节的屈曲和外翻等动作,促进血液回流;在抗凝药物治疗期间定期监控肝功能、凝血酶原等指标,并观察在给药之后是否存在出血的问题,一旦发生问题立即上报。治疗期间叮嘱患者不可下床活动,在床上活动量也尽可能减少,防止发生血栓脱落的问题,对于患肢进行按摩和热敷,防止阻滞导致栓塞的问题,待患肢肿胀消失后可进行轻微活动,并叮嘱患者穿戴弹力袜。对于治疗之后血栓已经溶解的患者,可使用浓度为50%的硫酸镁进行热敷,以扩张血管,缓解疼痛。
1.2.3 培训、实施、改进及完善
(1)培训:对护理服务模式模块护士礼仪、工作流程、学习培训部分采取分层培训方法。成立护理礼仪小组,选拔指定2名礼仪培训教师,每周对护理人员进行1~2次礼仪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士仪容、仪表、仪态;前台迎宾、接待;会面礼仪;送客礼仪;沟通礼仪等。要求护士在工作中规范着装,并将礼仪贯穿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通过梳理了解体检者需求,对体检功能和环境进行细化和规范,将规范的工作流程内容组织护士进行学习,要求人人掌握并遵照规定执行。对各层级护士按培训计划和方向实施培训。如N2级护士:通过岗位自学、继续教育培训或护理专业培训,掌握科室护理工作规范、要求;N3级护士:注重带教能力及科研能力学习。通过“317护”手机平台及现场操作考核等检验培训效果。(2)实施:护士长是标准化护理服务管理模式的总负责人,负责对各护理小组长及质控组长制订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工作进行完善和指导;护士长及护理小组组长同时对各护理小组所开展的标准化护理工作进行督察、反馈及整改。各质控小组组长负责相关分管质控工作的落实和监督,如体检护理质量、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消毒隔离、优质护理等。(3)改进及完善:在实施标准化护理服务管理模式过程中,每月按科室护理工作计划进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进行整改。护士长、护理小组组长和质控组长及时发现标准化模块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召开质控小组会议进行讨论,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标准化服务模式。
2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人体深静脉非正常凝结的情况,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如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应的干预,会导致患肢功能部分或者完全丧失,严重时栓子脱落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肺部、脑部,引发肺栓塞和脑栓塞,对生命安全威胁较大,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疾病的干预治疗。颅脑外科患者大多疾病较为严重,治疗周期长,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并发症,也增加了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应使用标准化护理措施。上文分析可见,标准化护理措施在充分分析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疾病特征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加充分地了解疾病知识,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进而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减少因为疾病的不了解而出现症状忽视等问题,及早发现疾病,及时进行干预,有利于疾病恢复;在术后加强对患者的监控,及早活动,促进血液流动,防止疾病的出现,而在疾病发生之后加强对药物使用的监控,药物使用期间注意制动,监控凝血等指标,全程监控疾病的治疗过程,提升疾病的干预质量。而在治疗之后使用硫酸镁进行热敷,则可以促进静脉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水肿,使血流快速回流,使水肿尽快消失,加速疾病康复。
结论
综上分析,通过实施标准化护理措施对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进行干预之后,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机体纤溶指标得到调节,恢复腘静脉、股静脉的血流速度,整体护理效果好,临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吕晓熠,孙肖舫,王芳芳.互联网+背景下不间断护理对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认知水平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01):161-164.
[2]邵富莲.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应用满意度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5):2517-2518.
[3]田彩玲,郑燕,杨阳.循证护理模式预防颅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12):1994-1996.
[4]刘志恒.优质护理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J].系统医学,2021,6(04):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