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马红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马红燕,. 职高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116.
摘要:
职高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学业、职业规划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职高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他们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作为职高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职高班主任培养健康心理
DOI:10.12721/ccn.2024.157116
基金资助:

前言

职高学生群体,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独特分支,其健康心理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鉴于这一群体在学习基础、自我管理及心理韧性方面的特殊挑战,他们更易陷入厌学情绪、人际困扰、消极态度及叛逆行为等心理健康困境。这些困境不仅限制了学生在学术上的进步,也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强化职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作为职高班级的领航者与引路人,班主任承载着无可替代的责任与使命。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与困惑。

一、充分了解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活动

鉴于学生之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个体差异,尤其是职高生这一群体在性格特质、学习态度以及心理需求等方面充分展现出独特性与多样性。职高班主任在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将学生置于核心地位,全面深入且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一位学生。这就意味着班主任需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以及教学互动当中,保持高度的敏锐性,仔细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入洞悉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潜在需求,从而能够精准地把握每位学生的心理脉搏。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应当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职高生可能遭遇的心理问题进行具有前瞻性的分析与预判,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同时,建立起开放、包容的沟通渠道显得至关重要,班主任需要主动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努力赢得学生的信任与依赖,积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内心的困惑与挑战。通过这样深入的交流,班主任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进而为后续的教育活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与明确的方向指引。

二、组织开展积极健康的集体活动

依据心理学的核心理念,人的心理状态与品质是在参与活动中逐步孕育、成长并得以展现的。基于此,职高班主任应精心策划并组织多样化的集体活动,旨在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平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通过将集体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班主任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施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启迪。专题性班级活动,因其鲜明的主题和明确的目标,成为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有效载体。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在团队协作中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此外,文体比赛、郊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更是增强学生社交能力、促进情感交流的绝佳机会,有助于学生在互动中学会理解、尊重与包容。同时,班主任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探索、体育锻炼及自我服务劳动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实施,班主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绽放光彩。

三、树立起良好的班风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石,不仅是学生汲取知识、体验生活、参与活动的核心舞台,更是班主任塑造良好班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阵地。自新生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班主任便应肩负起引领班级风气、培育优良班风的使命。班风,这股无形的教育力量,如同春风化雨,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每位学生的心田,引领着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轨迹。教育实践深刻揭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其影响力远超教师个人的言传身教。它如同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场,激励着学生自我约束、遵守纪律、坚韧不拔、勇于担当,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奉献与协作的精神。这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不仅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更为他们的人格成长铸就了坚实的基石。因此,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班风建设,将其视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规范、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班主任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让良好的班风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学生学习上的辅导

心理专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三大核心挑战:学习意愿(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策略(方法)。作为班主任,其核心职责之一便是聚焦于后两者,即能力提升与学习方法的优化。虽然学习态度的培养广泛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但班主任在自习课与课外活动中拥有独特优势,能够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活动,有效补充并强化学生的学习态度教育。在指导学习方法方面,班主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科学系统的指导与训练,班主任能够帮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困境,转而掌握主动学习的钥匙。具体而言,在低年级阶段,班主任需细致了解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协助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复习策略、以及短期与长期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随着学生升入高年级,班主任则侧重于引导学生自我认知,深入了解自身的学习优势与待改进之处,进而学会自主规划学习内容、时间与方法,掌握“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的精髓,最终培育出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深化,更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奠基。

五、学生生活上的辅导

生活辅导,亦被视为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构建健康的生活秩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追求并享受有意义的人生。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情绪导师与社交引路人的双重角色。面对学生群体中纷繁复杂的情感与社交现象——从自暴自弃到学业竞争中的嫉妒心,从身体或经济因素引发的自卑感,到师生沟通中的误解与隔阂,再到学生个性差异导致的社交互动多样性——班主任需敏锐洞察,精准施策。情绪辅导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接纳,掌握情绪管理的艺术,即在适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表达与释放情绪,同时又能有效控制情绪波动,避免其成为成长的绊脚石。为此,班主任应教授学生一系列情绪调节技巧,如通过健康途径宣泄情绪、积极寻求倾诉对象、巧妙转移注意力、运用自我暗示等心理策略,使学生深刻理解“生活的真谛在于驾驭情绪”的哲理。通过实践这些方法,学生不仅能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还能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更加成熟、理智的一面,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结语

在职高学生的成长征途中,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灯塔,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护航其全面发展的重任。为了为学生构筑坚实的成长基石,职高班主任需不断探索与实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管理的每一环节,以科学的方法和温暖的关怀,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吴天宝.论职高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10).2021:32-33.

[2]桑吉东珠.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长江丛刊,2020(17):287-287.

[3]苏晓.班主任转介学生做心理咨询的谈话技巧[J].中小学心理 健康教育,2019(16):69-70.

[4]赵冬青.有针对性地做好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培训,2020(03): 66-6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