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王明贵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明贵,. 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117.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形式。要想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第三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激发兴趣教学语言阅读能力
DOI:10.12721/ccn.2024.157117
基金资助: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学会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搞好语文阅读教学呢?下面就语文阅读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打开思维的窗口,自觉地去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把阅读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让学生喜欢阅读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把课堂主角还给学生,让学生觉得自己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直接的参与者。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自觉地读,才能最终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喜欢进行丰富奇特的想象。语文老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让学生在充分的自我表现中培养对阅读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同时做到三方面:(1)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也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感情交流活动,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产生兴趣的催化剂。(2)运用故事,巧设悬念导入课题。一个蕴含激情的导语,会触及学生的灵感,扣住学生的心弦,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其次,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与时俱进,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达到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目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为了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要重视自身语言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好语言艺术修养,来自于长期的日积月累。语文老师应该广泛阅读中外名著,关注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勤于摘记,勤于练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善于总结,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做一个重视语言积累的有心人,厚积薄发。

(2)要锤炼语言的美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本身即可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想象,丰富审美情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具有语言的科学性、生动性、哲理性。

(3)要控制语言的数量,提高语言质量。课堂教学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应避免言不及义的废话和不必要重复,不讲套话,不说半截子话。课堂语言不精练,水分多,浓度小,常会影响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引起反感。要使课堂语言少而精,要先在课前根据不同课文加以设计。讲授每一个问题,使用的几个关键词语,应该经过一番推敲和筛选,提高它对阐释问题的命中率。

(4)要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趣味和幽默给学生带来轻松和笑声,在课堂上以其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提高听课效果。良好的幽默语言具有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能活跃课堂气氛,使之不像一潭死水,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学生乐听不厌,欲罢不能。

唯有这样,教师才能讲得精彩,才能讲得新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给人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在潜移默化中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认真品味,深刻感受,坚持写读书笔记。读到精彩的句子、段落,做摘记,或者制作读书卡片,为写作积累素材。这样做,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达到读写相辅相成的效果。

第三,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曾说过:“我们要重视教孩子如何阅读。”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在阅读上下功夫,在重视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要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入手。大凡阅读活动,无外乎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感知认读②理解整合③评价鉴赏④迁移运用。显然①②阶段是低层次的阅读要求,即我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③④阶段是高层次的阅读要求,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知道它怎么样,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指导和帮助作用。

(2)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要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提出相应的要求,训练学生基本的阅读技能。例如:精读要求“咬文嚼字”,字斟句酌,深入细致,每分钟200字左右,理解率达到90%以上;略读要求观其大意,提纲挈领,每分钟300—500字,理解率80%左右;速读要求“一目十行”,每分钟500字以上,理解率70%左右。通过这些阅读技能的训练,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让我们一起努力挖掘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亮点”,使语文阅读教学之花在这片天地开得鲜艳而灿烂。

【参考文献】

1、周卫勇:《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开明出版社,2018年第五版

2、陈仲:《语文教育观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19第七版

3、《中学语文教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第七版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