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设计过程前,地下深挖没有开始,人们对当地水文地质缺少了解,不能及时发现水文地质危害和安全隐患。现在,很多工程并不重视水文地质危害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工程力度不断增加,规模扩大,工程开挖深度不断加大,更容易破坏当地水文地质。全球生态环境整体恶化,水文地质危害比过去更加严重,所以,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应该重视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意义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主要在于工程施工之前对当地工程地质的勘察,对施工区域进行深度检测,对土地进行深挖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然后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反馈给工程计划部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危害。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意义非凡,到很多企业和部门都不够重视。如果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前期可以彻底做到位,那么在后面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相当顺利。因为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进行调整,解决问题之后在进行施工,能够减少工程建设中的潜在风险以及节省工程开支。工程地质勘察能够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提高工程效率,保障工程建设少走很多弯路。
二、水文地质产生的危害和原因
(一)地下水位的升降和压力变化
地下水位的上升以及下降,影响着土质的承载力和土壤密度,会严重影响建设工程的地基稳定性和质量。一般,地下水位保持稳定,但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受人为影响,容易产生变化,施工项目无法避免地下水位压力的影响,地下水位的不平衡会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安全和稳定,容易造成项目质量不达标,影响施工效率,也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也会造成地下水位压力的不平衡,导致地下土质疏松,引起流沙和基坑塌陷等问题【1】。从而影响建筑地基不稳定,不牢固。地基是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如果,地基不稳,建筑施工完成后,其使用年限大大缩短,有可能引发后果严重的灾害,破坏周围的生态平衡,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二)地下水位的水质
当下,水资源匮乏是全球性问题,水资源的紧张也影响着很多行业的发展,延缓工程建设的脚步。同时,许多地方的地下水被污染,存在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如果项目前期不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和治理,那么被污染的地下水就会危害的工程质量,影响工程进度,也破坏当地生态坏境。被污染的地下水含有过多腐蚀性物质,会导致土层岩石被侵蚀,造成地基的不稳定和下陷。同时也会影响到施工材料,扩大了材料成本也使其使用寿命缩短,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施工项目周围水文因素
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同时也要检测和掌握施工区域周围的水文地质情况。人为施工导致周围水文地质发生变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山体坍塌,岩石滑坡以及水流不通造成的堵塞。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产生的地面起裂和地面塌陷,不仅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也会影响到周围人们的安全和生活。
三、水文地质危害的应对策略
(一)重视勘察工作的流程和规章制度
地质勘察是为了保障项目建设的安全有序进行的前期工作,勘查项目多且步骤复杂,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调查。所以,在进行地质勘察过程中,必须由专业人员,专业设备来进行规范系统化的操作。工程地质勘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后期所有的工程项目,因此,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流程规范性在对水文地质危害治理中起到关键作用,所以选择的检验监督人员必须拥有对应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真实有效和可靠。同时,勘察检验人员,根据当地地面和地下情况采取合适的勘察方法,作出有效的计划和合理安排,并制定相对应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勘察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去执行,确保勘查工作的稳定和严谨。
(二)加强检测力度确保地下水位处于合理范围
水文地质检测重点是对地下水的状态以及所处位置进行勘测和调查。勘察人员首先要确定检测地点,对当地的地下水设定一个检测标准,加大检测力度。然后在对施工区域地下水位变化,流动走向,变化范围和规律进行实地检测调查【2】。最后,在分析检测结果,及时报告,及时调整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合适的地坑深度,保证施工项目少走弯路,节约成本,提高工程效率,同时避免地下水的大幅度升降,降低地下水造成的坍塌,流沙等现象。通过全面的分析与检测,进而得到与地下水位相关的有效准确数据,在安全可行的前提下作出有效举措使地下水位处于合理安全范围。
(三)引进先进技术,优化和完善水文地质勘察质量
工程设计阶段,地下开挖工程没有进行,人们对当地的地质,水文了解不多,认识不够,无法及时准确发现当时水文地质危害和潜在危险。地质勘察技术手段直接决定着勘察质量。地质勘察工作者,必须充分意识到科技水平快速发展带来的方便快捷和优势,利用先进的勘察技术手段开展高效准确的勘察工作,可以大幅度提升勘察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先进的勘察技术也可以很大程度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为后期的工程进度奠定了良好基础。还要引进新型勘察设备,并培训有关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并熟练使用设备,是新型设备的效果最大化。定期定点维护设备,保证设备始终处在良好的准备状态,为工程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见,工程勘察工作需要得到人次,技术和设备方面的全面支持。工程方应注重和国家相关研究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施工者进行技术和新设备的培训,和国际接轨,时刻掌握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世界级水平【3】。不仅如此,地质勘察部门,应与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招募专业性地质勘察人员,并对勘察技术人员进行多方面培养,保障地质勘察工作有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也能保障勘查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同时,在地质勘察过程中,也要积累经验,不断优化和创新自身勘察技术。还要多多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减少水文地质危害在建设工程中的出现,就必须保证前期的水文地质勘察准确合格,才能很大程度上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作为勘察人员,要做到拥有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新型设备,积极学习先进技术,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对地下水的水位和状态进行严密监测,预防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灾害,并作出及时的举措。同时,相关工程部门需认识到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勘察规定,对勘察人员的勘查工作严格监督,合理分析水文地质监测数据,保证工程施工的有效进行,降低或消除水文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孙一静.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v.38;No.399,167-168.
[2]白沙.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及处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No.412,39-40.
[3]彭佳艺;苏顺龙;林雨迪.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No.4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