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用户对网络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不再被限制在特定的位置和时间,而要创造一个无所不在的互联网环境。在此背景下,无线网络技术因其自身的优点而备受关注。为适应我国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要,职业院校开设了无线网络技术专业。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就是基于微的特点之上,再而追求精的课堂。其特点如下:
1.微课堂视频播放时间短,一般为5-10分钟,最长不超过12分钟,符合学生的主观接受范围之内,可以保证学生在有效的集中时间内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
2.微课堂讲解的内容精炼,易于学生思考。微课主要是讲解某一知识点,从而对这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刨析,内容精练,话题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学习目标明确,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3.微课堂教学视频不受时间限制。可无限重复播放。因此,接纳能力差、自尊心强的学生,可以独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高效率认真观看教学录像,不但能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增强自信心。
二、《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实验场所固定,实验人数有限。有的同学无法按时完成教师的教学作业,但是这些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兴趣的同学愿意在空闲的时候进行试,但是,因为固定的实验场所,他们只能放弃,从而使他们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实验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建设无线网络实验室时,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很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始实施无线网络技术的教学,但是缺少实验平台的支撑。在无线网络技术的学习包括很多新的技术,在没有恰当的实验指导下,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知识框架,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无线网络技术的全面掌握,还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理解。
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是困难的。无线网络技术的课程包括电子电路、网络、信号处理等,只有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在网络技术的教学中顺利地进行。虽然目前各职业技术学院已开设了以上几门课程,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大部分学生对此并不了解,从而影响了无线网络技术课程的学习。
三、微课在无线网络技术课程中的意义
为了解决上述《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引进微课,以支持无线网络技术的教学,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微课的相关知识,为实施微课教学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1.改进教学模式
《无线网络技术》的教学以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为主,将微课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实操课的教学方式有两种:讲解、教师演示实验,学生看,这两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常常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了阻碍。因此,利用微课录像软件对教学中的难点和要点进行录制。
在课堂上,利用微课的容量小、传输方便的特点,将视频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机传送到学生的手中。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微课中的教学步骤来进一步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1]。
2.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提倡的终生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这是一个人能否持续不断地学习并不断地获得知识的一个标志。在课堂上,通过将微课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自主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布置几个启发式的作业,使他们能够自主地进行思考。
3.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有老师的引导。但是,很多学生都不好意思去找老师,而老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现在采用了微课教学的方式,实现了操作的内容的展示。在学习中,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有关教学视频来解答自己的疑问。该方法能极大地降低教师的重复劳动,同时,老师们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新的教学方式。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能够将全部的教学录像资料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教学资源库,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社交软件进行个人微课教学,以满足广大师生的课余学习与沟通需求。
4.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达到教学目的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转化为教学录像,让学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到的要点和难点进行消化,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另外,网上的微课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同时还可以利用网上的微课资源进行教学。
四、微课在无线网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为使微课的效果最大化,教师可以采用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无线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模式注重教师的主导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作为信息处理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的含义,教师在组织和引导教学的过程,通过教学媒介既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教学前期
无线网络技术是一门知识量大、内容综合性强的学科,它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预习阶段,老师将有关无线网络技术的教学资源与思考导图中的知识和实际项目相结合,让学生自主运用思维导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解与整合,使知识系统直观地呈现出来,能够清楚地说明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使新旧知识之间能够相互衔接、相互适应,从而降低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对无线网络技术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类。
在学生完成了理论的自主学习后,老师将按照课程的知识要点和不同的学习任务,安排好下周要学的录像内容,并在课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考试,其中包含了分阶段和综合题。阶段测验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掌握简单的作业程序,并能及时地检验学生的学习进展。学生们自己做了这些练习。综合测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巧。
2.教学过程中
首先,课堂分组。教师首先从基础知识、技能学习、单元测试结果、学生的兴趣、特长等方面进行协作。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具有较高难度、综合性的实训课程,并对其进行需求分析。针对不同的学生,老师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课程划分标准,使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能真正地参与进来,讲解和展示课程的要点和困难。其次,协同训练。在项目开始之前,组长将会以问答的形式向同学们说明项目的理解、方案设计和工作分工,使组员能够更好的了解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参与到项目的执行中。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将会对小组所制定的项目执行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2]。
3.课后阶段
在上完微课后,通过对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与课中讨论的结论进行分析,教师对教学成效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指出自己在教学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案,并对下一步的教学工作进行部署,课后,同学们可以在网上继续进行学习,通过网上的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优势。通过开设内容合理的微课有效解决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难点,使得学生能自由的参与学习,同时也买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为他们以后的职业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洋.基于职业教育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设计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4):2.
[2]丹国萍,陈新世.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000(027):P.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