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超声联合血清PCT、CRP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王赟 赵海兵 柳晶晶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赟 赵海兵 柳晶晶,. 肺部超声联合血清PCT、CRP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儿科杂志,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067.
摘要:
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采取肺部超声联合血清PCT、CRP检查方法的价值与作用。方法: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接受的110例疑似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儿童均接受肺部超声检查、血清PCT检测、CRP检测,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测方法以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均明显优于单项检查,P<0.05。结论:肺部超声联合血清PCT、CRP检查有着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其诊断价值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关键词: 肺部超声血清PCTCRP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价值
DOI:10.12721/ccn.2022.157067
基金资助: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疑似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共110例,均为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以此来研究分析肺部超声联合血清PCT、CRP的临床诊断价值与作用,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接受的110例疑似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年龄为1-12岁,平均年龄为(5.25±0.57)岁,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1)初诊疑似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呼吸增快、胸壁吸气性凹陷、肺部湿性啰音等;(2)儿童家属知晓此次研究,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慢性肺部疾病者;(2)严重免疫抑制者;(3)先天性畸形或心血管疾病者;(4)近期患感染性疾病史者;(5)肿瘤者。

1.2检查方法

两组儿童均接受肺部超声检查、血清PCT(血清降钙素原)检测、CRP(C反应蛋白)检查,其方法如下:

(1)肺部超声:探头频率为3-12MHz,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特殊情况可以取坐位以及侧位,从而使得儿童胸壁能够得到充分暴露。首先检查儿童前胸部,横向扫查第二至第五肋间,然后检查儿童,纵向扫查胸骨、锁骨、腋中线、腋后线,最后检查后胸部,沿着肩胛骨往下检查,得到横向部分结果,然后沿椎旁、肩胛骨扫查至腋后线,得到纵向部分结果[1]。在检查儿童单侧肺部时,需要对肺与胸膜交界处进行重点扫查,扫查的顺序应当是从前往后,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并对肋间隙、肋间隙垂直纵切面进行逐个扫查。对肺部超声影像学特点进行记录,包括胸膜线情况、支气管征、是否存在胸腔积液等[2]

(2)血清PCT检测:采集儿童3mL空腹肘静脉血,通过离心机进行3000r/min离心处理,共10min,然后去上层血清,在-60℃环境放置备测。6h对其进行血清PCT检测,评测仪器为mini—VIDAS免疫荧光酶标仪,试剂为仪器配套试剂,阳性标准为>0.046ng/mL[3]

(3)CRP检测:血液采取方法与血清PCT检测一致,然后通过AU-640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为上海有限公司提供,方法为免疫透射比浊法,阳性标准为>8.0mg/L。

1.3观察指标

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测方法以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110例儿童经胸部CT检查,共检出6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均明显优于单项检查,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属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常见与儿童群体,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如果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容易导致儿童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来进行早期鉴别就显得尤为重要。血清PCT被广泛应用与早期细菌感染鉴别与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提高良好依据与评价;CRP能够有效反应机体炎症感染,在全身性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三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是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治疗评估提供依据,对儿童的早治疗、早康复有着积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肺部超声、血清PCT、CRP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均高于单项检查,P<0.05,该结果能够充分表明联合诊断的重要临床价值。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是因为血清PCT属于降钙素前体物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该物质血清含量比较低,一旦机体出现感染等异常情况,则会导致血清PCT分泌增加、表达上调,同时该水平不会受到肾脏、激素等方面影响,因此可以对细菌、非细菌感染进行良好的早期鉴别;CPR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但机体出现感染或者组织损伤时,CPR水平则会快速提升,在对炎症进行诊断时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因此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肺部超声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在儿童诊断中的应用,能够更轻易的穿透儿童较薄的胸壁与较浅的肺组织,因此能够更多的探查儿童肺组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三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是能够有效诊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其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将其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蒋亚洲,闫京京,吴超, 等.床旁肺部超声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4):157-158.

[2]刘玲,王团结,李树军, 等.床旁肺部超声在儿童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临床医学,2020,46(3):191-194.

[3]张延峰,梁文娇.肺部超声与胸部X线片诊断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对比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6):970-97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