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疑似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共110例,均为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以此来研究分析肺部超声联合血清PCT、CRP的临床诊断价值与作用,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接受的110例疑似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年龄为1-12岁,平均年龄为(5.25±0.57)岁,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1)初诊疑似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呼吸增快、胸壁吸气性凹陷、肺部湿性啰音等;(2)儿童家属知晓此次研究,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慢性肺部疾病者;(2)严重免疫抑制者;(3)先天性畸形或心血管疾病者;(4)近期患感染性疾病史者;(5)肿瘤者。
1.2检查方法
两组儿童均接受肺部超声检查、血清PCT(血清降钙素原)检测、CRP(C反应蛋白)检查,其方法如下:
(1)肺部超声:探头频率为3-12MHz,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特殊情况可以取坐位以及侧位,从而使得儿童胸壁能够得到充分暴露。首先检查儿童前胸部,横向扫查第二至第五肋间,然后检查儿童,纵向扫查胸骨、锁骨、腋中线、腋后线,最后检查后胸部,沿着肩胛骨往下检查,得到横向部分结果,然后沿椎旁、肩胛骨扫查至腋后线,得到纵向部分结果[1]。在检查儿童单侧肺部时,需要对肺与胸膜交界处进行重点扫查,扫查的顺序应当是从前往后,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并对肋间隙、肋间隙垂直纵切面进行逐个扫查。对肺部超声影像学特点进行记录,包括胸膜线情况、支气管征、是否存在胸腔积液等[2]。
(2)血清PCT检测:采集儿童3mL空腹肘静脉血,通过离心机进行3000r/min离心处理,共10min,然后去上层血清,在-60℃环境放置备测。6h对其进行血清PCT检测,评测仪器为mini—VIDAS免疫荧光酶标仪,试剂为仪器配套试剂,阳性标准为>0.046ng/mL[3]。
(3)CRP检测:血液采取方法与血清PCT检测一致,然后通过AU-640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为上海有限公司提供,方法为免疫透射比浊法,阳性标准为>8.0mg/L。
1.3观察指标
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测方法以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110例儿童经胸部CT检查,共检出6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均明显优于单项检查,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属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常见与儿童群体,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如果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容易导致儿童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来进行早期鉴别就显得尤为重要。血清PCT被广泛应用与早期细菌感染鉴别与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提高良好依据与评价;CRP能够有效反应机体炎症感染,在全身性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三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是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治疗评估提供依据,对儿童的早治疗、早康复有着积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肺部超声、血清PCT、CRP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均高于单项检查,P<0.05,该结果能够充分表明联合诊断的重要临床价值。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是因为血清PCT属于降钙素前体物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该物质血清含量比较低,一旦机体出现感染等异常情况,则会导致血清PCT分泌增加、表达上调,同时该水平不会受到肾脏、激素等方面影响,因此可以对细菌、非细菌感染进行良好的早期鉴别;CPR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但机体出现感染或者组织损伤时,CPR水平则会快速提升,在对炎症进行诊断时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因此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肺部超声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在儿童诊断中的应用,能够更轻易的穿透儿童较薄的胸壁与较浅的肺组织,因此能够更多的探查儿童肺组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三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是能够有效诊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其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将其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蒋亚洲,闫京京,吴超, 等.床旁肺部超声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4):157-158.
[2]刘玲,王团结,李树军, 等.床旁肺部超声在儿童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临床医学,2020,46(3):191-194.
[3]张延峰,梁文娇.肺部超声与胸部X线片诊断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对比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6):970-971.